曹恒鑫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摘要:本文研究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提出了小学数学优化教学策略。旨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优化策略
当前,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如何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有效的数学教学有利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这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双重体现。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呢?以下是一些个人经验:
一、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以教科书为依据开展教学
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即教师通过教科书为媒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这个想法为出发点,数学教师在备课时需要以教科书为基础,合理使用教科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科书的作用,确保教学内容与教科书内容的统一,使教学准备更加可行。教师在备课时,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明确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并根据教材的难点和要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
(二)注意预设和生成,以确保备课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是课堂教学实施的一部分,还包括三部分内容:课前教学,课堂教学实施和课后评估。因此,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有必要注意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合理的设置课堂内容,才能确保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估能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来建立教学前提,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教学前提和生成过程能够完美统一。
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施优化策略
有效的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观念,而且是一种教学方法。所以,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入手,通过恰当教学策略的应用来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地参与课堂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一)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而且是教学成果的前提。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加深他们对数学的情感态度。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学生的近期发展要求。它们不应太高或太低。太低的教学目标会使学生失去好奇心,而太高的教学目标则会使学生望而却步。结合最近发展区理念设置教学目标开展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才能是有效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此外,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的各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让学生学习数学,并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下体验数学。”有效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良好手段,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提高数学素养具有积极作用。首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突出数学的本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现有知识和经验,新课程标准将积极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创建数学教学情境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创设教学情境,还必须根据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来完善教学。例如,在学习百分比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比如商场中的折扣和其他促销方法,使学生可以更轻松地理解百分比的知识内容并能有效地应用百分比。其次,教师要注意数学的学科性质,突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教材
教科书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它们不仅是宝贵的课程教学资源,而且还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载体。因此,教师应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及其安排,实现对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首先,教师必须尊重教材。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每个数学老师都必须学习,认真研究和理解教材。只有当教师真正理解本课程教材的基本精神并了解整个教学的基础时,才可以更好地准备和上课。其次,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紧贴教材,并掌握教材的知识要点。他们不应随意分割教材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概念时,教材内容中的案例是让学生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以使教师不能忽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了解大小的变化。分子和分母的变化引起的分数变化。
(四)选择一种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师应适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按照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适当改变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如果教师只是盲目地指导和在课堂上讲解忽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很快就会对学生失去兴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并模拟教学场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还包括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策略。提问也是教学中的一门艺术。教师的问题需要在学生的思想中引起共鸣,并与学生进行思想对话,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并学会迁移。教师要注意课堂问题的内容设置应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教师应该科学地提出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问题的难易程度应该由易到难,以使学生拓展思维,积极思考。
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评估和优化策略
(一)评估目的强调发展
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发展过程,而且是一个动态的提升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的评价也应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对学生的评价应因人而异。在评估学生的数学学习时,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并注意他们的心理感受。评估的目的是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教师应关注学的进步,开展过程性评价,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评价主体提倡多样性
在评价学生时,教师必须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注意评价的多样化,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教学评价的对象可以包括教师,学生,同学,家庭成员等。评价方法可以是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可以利于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不同的教学问题,从而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使评价能更好的指导教学。
(三)注重评估内容的全面性
在评价内容上,不只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评价的全面性,以及关注新课程改革的三个目标和对情感态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单一方面或不科学的评估方法通常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评估学生时不应偏心。他们必须看到学生的亮点,并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评价来形成自己的个性,然后获得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尽可能的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体验进步的愉悦。一个有效的数学教学是学生成长的开心果、一个有效的数学课堂是一个创意工作坊、一个有效的数学教学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助推器。因此,用有效的方法创建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肖香娣. 基于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97-299.
[2]王象仁.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