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志刚
贺兰县第四小学
摘要:随着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提出,小学阶段数学课堂的效率受到了社会上众多人士的关注。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基础性的知识,只有让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让学生打好基础,更好地进行以后相关知识的学习。所以,小学阶段课堂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证数学课堂的效率,才能确保学生能进行高效学习。但是许多学校中的数学课堂效率不是很高,课堂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影响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所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单谈一谈如何提高小学阶段数学课堂上的效率,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做好课前准备;互动教学;阶段性教学
小学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这些核心素养都可以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中体现,所以说,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中所蕴含的知识内容也非常多,图形、几何、算术等一系列知识都会有所涉及,虽然这些知识比较基础,但是数学教师应该要注重起来,因为数学知识是层层递进的,这是学生以后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时,要保证数学课堂的高效进行,从而构建起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学习知识。
一、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和不足
现在还有许多的数学教师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这让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局面,而且教师在完成教学后,会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敏感度,促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有的教师不了学生的基本情况,许多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这就会让一部分学生不能完全掌握课堂上的知识,长期以往如此,会让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既不符合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观念,更不利于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局面会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这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十分不利的。教师不能明确学生的基本情况,也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学生相关知识,会让学生之间的差距变大,好的更高,差的更差,从而产生“学困生”,“学困生”的出现会影响整个班级的进行效率。而且,被动地接受知识还会让学生在课堂中养成“懒散”的坏习惯,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进行思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这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
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教师应该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要进行备课,并设计出一份符合班级内学生的教案。而且还要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份、每一秒,这样才能带给学生一个充实的数学课堂。教师也要了解到每一名学生学生性格特点,清楚每一名学生的知识接收能力,这才会让教师更加高效地进行课堂内容的教学。而且,教师更应该要经常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要能使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构建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例如,在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的讲授时,我在课前分析了班内每一名学生的情况,发现班内学生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我按照学习能力将班内的学生分成了两层。然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按照这两层学生的基本情况,给两层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能力好的学生要能够熟练的使用百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能够进行百以内加减法的运算,尽量保证正确率。我在教学时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当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时,我会先让差的学生进行尝试,以此提高学生的能力,在让程度好的学生回答。这样的分层教学可以让班级内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学习到知识,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教师要注重互动式教学
传统的数学课堂的教学是教师单方向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教师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点后,又会采取题海战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训练,这种做法虽然可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敏感性,但是长期如此会让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兴趣,从而降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需要进行互动式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动,这让能够让班内的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当中,还可以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听讲,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一课的讲授时,我先将一些物品明码标价,然后让同桌两人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来进行沟通交流。当“顾客”想要买4支铅笔、3个本子、两块橡皮时,需要多少钱,让售货员进行计算,当完成计算后,同桌两人再将角色进行互换,在进行价格的计算。当学生完成互动后,教师可以扮演顾客,向学生进行提问,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与教师互动的频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我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地得到了反馈,可以很好地进行下面的教学。我在教学时不但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还让师生之间进行互动,这样可以让班级内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了数学高效课堂的进行。
(三)教师可以进行阶段性教学
许多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经常会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但是教师所制定的目标经常是一节课堂的整体目标,这就让学生与目标之间产生了距离,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分阶段进行教学,将一节课的内容分层两个或多个阶段进行,这样不仅可以让数学课堂紧凑地进行下去,还能在完成一阶段的教学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方便教师下一阶段的教学。阶段性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一步步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还能促进数学课堂的进行,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进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的讲授时,我将本节课堂分成了三个阶段,来对学生进行教学。首先,我先带领学生进行复习,我出示了一些百以内的加减法让学生进行计算,在学生完成后,我更深一步地对学生进行了教学。然后我向学生出示了两道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进行计算。许多的学生都不知道怎样进行计算,我引导学生:当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位,那么当十位满十,应该怎么样呢?学生明白了我的意思,进行了计算。最后,我安排学生进行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让学生强化练习,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分成了三个阶段,让学生一步步地学习下去,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总的来说,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是数学教师的重中之重,只有保证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高效学习。首先,教师应该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积累相关的教学方式和学科知识,还要及时地对课堂进行总结,这样才有能力去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在教学时,教师也要转换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枯燥的教学方式,改用互动式的教学,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课堂的积极性。教师也要清楚每一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开展阶段性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从而产生对学习的信心,才能更好地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汪伟霞.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7)
[2]宋淑珍.着眼于“学”着力于“让”——构建小学数学“先学后教”高效课堂[J].中国培训,2017(04)
[3]高彩霞.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