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梦丽
湖北省潜江市高石碑镇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课改实施以来,合作学习的模式引起了教师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重要学习方法,传统的机械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合作共赢的学习方式现阶段已被教师广泛地应用在课堂实践中,在教师的不断指引下,学生能够自主、个性化地学习,在教育领域中,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科学合理地组建小组,及时地补充不足之处,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初中数学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教学法
下面笔者主要讨论三个方面。首先是解释小组合作对建立有效的初中数学班级的重要性,其次是介绍中学数学班级教学的现状,最后是就如何建立中学组学习方法提出合理建议。数学教学。
一、合作学习对建立有效的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一)培养团队意识
教育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合理地分组,这个是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个基础,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要充分考虑、分析每名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做到对每名学生都有一个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问题,起到一个平衡分配、相互制约的作用,而在此间,每名学生在小组学习交流过程中都担任着不同的角色,这样分配有利于学生充分地展现自己,突出每名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学生形成了相互督促、相互探讨、相互学习进步的一种学习氛围,有效地提高了合作交流学习的成果。合作教学模式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团队互帮互助的意识,还能激发学生深处的潜力和对学习的喜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成长与进步。
(二)对学生因材施教
在以前的一些传统的机械化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及一些家长盲目地追求学生的成绩分数,不看过程,用分数的高低来决定学生的努力程度,这种教育教学就是很片面的,大多数时间都是给学生传输基本的理念知识,只想自己如何能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而不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能接受多少,吸收多少,忽视学生的感受,学生需要接受的知识越来越多,不会的知识点经过长时间的积攒,积少成多,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也是一个敷衍的态度,这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过这个都是传统的教育教学的一种单一模式,近几年,教育改革之后,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了调整,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的心态也要紧紧地追随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师从内心深处去了解学生的一系列需求,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及对待学习的积极性。
(三)高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就是不管用什么方式,一切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模式都是为了一个好的分数,回报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这个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区分混淆的知识点,或者较难的学习内容,在合作交流的同时,学生自主摸索,自主发现适合自己的一个记忆方式、方法,让学生不会感到学习的压抑、恐惧,所以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摆脱“应试”的这种机械化模式,积极鼓舞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而不是按部就班,形成一个对学习自律的行为,自然而然,对于学习成绩也会有一个满意的答卷。
二、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现状
第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结构缺乏合理性。目前,在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时的结构严重缺乏合理性,导致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依旧没有获得很大的提高。例如,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学习小组分组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每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对学生实际的数学学习能力掌握得不够,所以只是简单地以就近原则进行分组。虽然,就近分组的方法比较省时和快捷,但是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同一小组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能力要么都很差、要么都很好,没有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也无法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互帮互助,从而使得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仍旧原地踏步,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停留于表面的形式主义。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全国各地的初中学校都在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且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进行了推广和运用。但是,一些学校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缺乏深刻的认识,所以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只是照抄照搬走表面形式,导致教学缺乏实际性的效果,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往往无法提高。例如,一些初中数学教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课程改革,一时间无法摒弃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除了在一些有领导听课、考察的课上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简单地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外,多数时间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一直停留于表面的形式主义,没有将其真正的落实和实施,长久以来,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反而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和厌倦心理,最终让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不增反降。
三、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合理建议
(一)给予合作学习小组充足的讨论时间
如果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就必须合理分组,在分组之后要充分给予学生学习和讨论的空间,多鼓励学生先敢于将自己不理解和不会的数学问题说出来,再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进而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群体智慧,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问,真正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和非轴对称却很相似的图形,让小组观察与讨论,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图形中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因为,数学知识的熟练掌握离不开学生的细致观察与深度思考,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要给学生充足的讨论和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
(二)深层次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认知
在初中数学的小组合作式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教师更需要先强化本身的学术涵养,充分了解这种先进学习方式带来的深远影响和意义。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要尽可能与其他的优秀教师交流和研究,实现共同进步、取长补短。教师还需要与学生交流和探讨,增强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并及时总结得失,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可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合作需要的时机。例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学生探索“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因为存在两边夹角、两边一对角两种不同的情况,看似相似的条件,其结果却一个是公理,一个是假命题。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结果,以后势必会出现边边角定理的错误,如果让学生充分进行合作探究,寻出错例,就会减低发生错误的概率。因此,在数学探究教学中挖掘多种学习方式,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习更加合理有效。
总之,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小组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在有趣的环境中学习更多知识,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课的教学效率。相较于传统的呆板教学和灌输式教学,合作教学可以更好地展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但是,未来,初中数学教师仍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将创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体系充分融入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杭太宏.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2014(5):24.
[2] 曾其燕.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8):123-132.
[3] 谢玉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