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玲
湖北省监利市大垸管理区珠湖小学 433321
摘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研究者。“新课程标准”强调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转变。要求教师,不要对课程知识结构系统考虑太多,而应将学生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倡导自主学习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策略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这是教师普遍理解的教学原则。但是,它在教育和教学中尚未得到很好的实施。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的职责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改变以前的习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去学习,并指导他们独立学习。然而,学生学习的主要战场是在教室里,课堂教学是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激发学习需要,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基于对能力提高意识的培养,只有学生充分意识到某项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改变他们的日常行为,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相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只有敏锐地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习态度才能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自我学习意识可以在某些外力的影响下,自发形成或逐渐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自身学习意识的培养,更倾向于外部影响,而这种外部因素与老师的工作有关。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时,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通过教学指导,要求学生完成定量学习任务以养成学习习惯。
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之间有很强的联系。一定的科学意识的形成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使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学习意识。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早期,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指导为学生指定相关任务。例如,每堂课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老师会要求学生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当这种教学质量持续一段时间后,即使老师在教学的某一天忘记分配作业,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醒老师或分配作业。
2.奖励优秀学生,并在课堂上激发竞争效果。
合理的竞争对学生的学习行为非常有帮助。它可以不断鼓励落后者努力与优秀者相匹配,并最终实现所有学生共同追求卓越的结果。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竞争策略的运用。例如,老师在课堂上讲授了一个知识点,而有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找那个,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他不仅在老师分配的任务中表现出色,而且在业余时间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发学习其他知识。教师可以把这个学生的作为典型案例,来在全班宣传,树立榜样基准,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
二、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处于占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使他们长时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无法发挥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实际上,如果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创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最关键,最根本的环节。在这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问题指导和有趣主题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小数乘法”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他们以前的整数乘法知识,去独立地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和讨论,要求学生确定要研究的主题,并解释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主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应注意的事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又例如,在解释“真实分数,虚假分数和混合分数”的相关知识点时,让学生通过自学书籍,学习真实分数,虚假分数和混合分数的含义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些真实分数。几个错误的分数和几个混合的分数,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和划分,并讨论分类的标准。这种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思维。
三、引导学生思考并让他们享受学习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应使学生发展知识和智慧,应该引导孩子探索,做出自己的推理,并尽可能少地教他们,并引导他们尽可能多地发现。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数学的规律和令人着迷的奥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提高他们整体的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享受学习。
例如,当教授面积计算知识点时,我会让学生看着它,并将其折叠,让学生在思考考虑等,以激发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基于矩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得出的。平行四边形用于转换矩形以得出面积计算公式,将三角形和梯形组合成平行四边形以得出面积计算公式。指导学生在这些关键领域中进行思考,系统化区域计算知识,这不仅阐明了区域之间的内部联系,阐明了思想,而且还渗透了诸如翻译和转换之类的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在教圆的面积知识点时,通过将圆变成正方形的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提出如何计算圆的面积的探索问题。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使学生在不改变面积的情况下专注于变形,注意圆的周长和半径与矩形的长度和宽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计算面积的公式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处于指导地位,学生处于领导地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让他们享受学习,体现了教育教学的价值。
四、优化课堂教学细节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独立学习中,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某些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因此,为了有效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的细节,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便利的准备条件。
例如,教室中的师生互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老师向学生提问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整个课堂的交流气氛。课堂提问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分数加减法知识点的教学中,老师问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分数的加减与整数的加减是不同的。您知道这种区别在哪里吗?这种提问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和实践空间以及广泛的自主探索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总之,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时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加强探索性研究,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启龙.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探究思考研究[J].知识文库,2019,(24):73-74.
[2]戴永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2):81.
[3]潘笑玉.自主探究学习彰显个性课堂——小学数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智力,2020,(19):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