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3期   作者: 祁玉霞
[导读] 高中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转折点
        祁玉霞
        甘肃省天水市天水第一中学麦积分校
        摘要:高中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转折点。在高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引导、教育学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实验效率,进而完成教学目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不但是化学科学的基础,而且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学;实验教学
        一年级的化学课程和实验数量相对较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功能和化学实验教学的整体评价能力的了解不足。进入高中三年级后,化学教科书的新内容已基本教授完毕,学生已进入综合复习阶段。无论从学生还是老师的角度来看,化学实验的教学都处于停滞状态。学生对化学实验和整体实验的理解评估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偏差。高中二年级的化学学科实验的数量和类型相对增加,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整体认识不断提高。因此,应将二年级化学实验教学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相结合,以确保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1.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研究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发展是必要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许多内容涉及实验教学,与化学实验直接相关的活动也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取决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教育目标。为了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有必要找到一种适合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化学发展。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适应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需要。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发展满足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需要。实验一直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高二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所占比例较大。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实验结果,轻视实验过程,教学方法机械单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经常将实验原理和步骤直接告诉学生,然后将实验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
        二、教学改进措施
        (一)实施策略
        1.明确教学重点
        首先,教师应根据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实验教学的重点。只有清晰明确的实验教学目的才能使学生理解教学目标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研究。还可以帮助学生连接知识点。反过来,学生可以通过类比学习。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实验教学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实验教学需要有一定的阶段性,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实验内容。老师需要根据课程进度将学习目标分为不同的阶段性学习目标。阶段目标是在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的基础上动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实验难度要满足学生的学习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设计教学内容
        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为教学主线创造教学环境,以帮助学生了解实验教学的目标。同时,小组学习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应用模式。学生可以在探索、竞争和合作中成长。学生可以分为五人一组。教学时,老师会为每个实验明确要求。同样也负责调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3.拓宽学生视野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或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批判性思维训练
        化学批判性思维是指熟练使用各种化学思维方法来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化学批判性思维对与化学有关的任何信息和问题都持怀疑态度,并且要求人们独立、冷静地思考。问题的结论可以基于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分析得出结论的原因,做出合理的推断,并评估答案的合理性。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并验证结果,驳斥错误的结论或纠正自己的误解,继续探索并获得新知识。
        例如,在复习课本中提出的问题“在空气中燃烧的镁棒的质量和氧化镁的质量是否与镁棒的质量相同”,老师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猜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镁棒的质量应该很大。因此,让学生进行实验以验证所声称的氧化镁质量小于消耗的镁棒质量。这是意外的结果。质量守恒定律不适合所有化学反应吗?还是实验方案有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反思和评估整个实验过程,并设计新的实验方案。通过提问和思考,学习小组合作与讨论等教学活动,学生形成了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想法,并最终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计划。
        如果仅通过教科书告诉学生,很可能会使学生过分依赖现有的结论,如果允许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索,也将帮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将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
        (三)营造浓厚的实验探究氛围
        高中化学教学的任务非常繁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许多化学老师反复减少了实验课的时间,只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一旦进入实验班,学生将在整个实验室环境中充满新奇,环顾四周,影响实验发展的效果,并且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实验探究的气氛。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强烈的探究氛围。除了必须保证正规的实验课程外,还应在业余时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验探索机会。理论教室也可以穿插一些简单的小型实验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尝试并参与实验,并对实验本身保持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将更容易专注于实验课,他们将对实验方法和程序有扎实的掌握。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成一个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小组负责人将带领所有人参加并设计一系列化学实验,这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为学生创造浓厚的实验探究氛围。另外,仍然有很多学生纯粹以游戏的心态参加实验课程。他们不清楚实验的标准化操作,也缺乏对实验程序和方法的基本了解,这使整个实验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使用多种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对参加实验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观参与意识,使学生愿意学习和思考,对实验教室本身充满期望。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如今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通过多媒体技术结合声光影像的教学功能上,将传统抽象化的知识表现转变为动态化、直观化、形象化、可视化表现,这样将会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实验现象表现不明显,不利于学生直观性理解的教学上,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仿真化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次,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的实验安全系数要求较高,对于一些实验环境场所要求较高,那么不易为学生开展实验教学,多数教师都会逐渐放弃这些实验,以理论为主开展教书,这样不利于学生有效学习,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支持上,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通过三维动画来真实地模拟这些难以完成的实验,这样更能带给学生视觉的冲击,能够激起学生完成实验的激情与动力,使学生对实验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简而言之,如果学生仅对化学进行低级认知学习,将很难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化学,并且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将逐渐降低。并且学生应该接触到更有趣的学习过程,例如化学实验,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的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多个方面受益,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帮助他们在生活中独立地探索和学习化学。
        参考文献:
        [1]张 明.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20):63.
        [2]朱瑞雪,王文韬.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实验新增教学要素分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06,20(2):62-64.
        [3]吴晓红.人教版高中《化学1》实验教学安全隐患浅析及规避方法[J].化学教学,2016(5):19-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