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元
淄博市经开区聂村小学
摘要:数学知识抽象复杂,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有异,从而导致学习成果各不相同,也因此出现了数学后进生的现象。在小学数学阶段,教师可以针对后进生的学习状态,究其原因,找到对症下药的策略,从而帮助数学后进生转变自身的学习态度与状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以《提高后进生小学数学的学习能力方法初探》为题,以分层教学,满足后进生学习需求;问题引导,激发后进生学习思考;创设情境,提高后进生数学理解;游戏练习,增强后进生练习积极性作为主要论据,致力于提高后进生的数学综合实力,使其跟上大部队的学习步伐。
关键词:小学数学;后进生;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在教学时,通常会面向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虽然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也会使得部分学生出现“吃不饱”或“过量”的现象,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进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最终变成数学后进生。为此解决这种现象,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吃得饱”,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发展,从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道路上畅通无阻。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工作所总结的教学经验,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带来帮助。
一、分层教学,满足后进生学习需求
众所周知,后进生的学习情绪与其他学生相比相对消极,很大一部分后进生在面对数学学习时是抵触的,因此导致了学习效果的下降。其次后进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基础相对薄弱,教师的教学难度可能高于学生的水平,从而导致学生出现“学不会”的现象。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将教学目标、教学问题、课后作业等多种内容进行层次化设置,“特殊”对待后进生的学习内容,使得后进生的学习能够“吃得饱”,杜绝出现“过量”的现象。当后进生不再有“数学难,学习难”的感觉后,必定会奋力直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在教学目标方面进行分层,普通学生需要掌握面积求解公式,并运用面积求解公式解决各种问题,养成创新型的数学思维,而后进生只要理解与掌握面积求解公式,能够解决一般问题即可。在教学问题上,教师在设计时要有梯度,相对简单的问题可以由后进生回答,既能够引起后进生的思考,也能够在回答正确之后,增强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课后作业方面,教师可以发放统一的作业任务,但是在考察时,可以对后进生适当地“放松”,既能够让后进生有勇于探索的精神,也能够让后进生感觉到教师对其“照顾”,从而对教师产生好感,爱屋及乌,对数学学科产生好感。
二、问题引导,激发后进生学习思考
数学思维发展缓慢、思考不够深刻也是数学后进生产生的重要原因,此时教师便可以寻找一个助手推动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问题引导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勾起学生的好奇心,也能够适当地给出学生一定的思考线索,使得学生数学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并在课堂中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那么如何设计问题引导?首先教师要遵循问题的引导性,使学生有探索的欲望;其次教师要有连贯性,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不间断地展开;最后教师要注重问题的深入性,激发后进生的数学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加减运算》时,很多学生可以明白同分母运算,但是在异分母运算时则出现思维困难,经常会转不过来,从而导致数学学习质量与能力的下降。
为此,教师可以针对后进生的学习困难之后,设计了一些的问题进行引导,如:“如果分母不同,首先要怎么做呢?”大家异口同声回答:“变成相同的分母。”紧接着教师问:“那么如何变成同分母?第一步是什么?”学生回答:“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此时教师按照学生的回答,将异分母加减运算的步骤简单地写在黑板之后,然后再举出一个简单的例子,随机找出后进生进行回答,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步骤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步骤的记忆,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创设情境,提高后进生数学理解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面对后进生进行教学时,教师的教学内容一定要足够基础,且具有一定的具体性,从而满足学生具象思维的发展,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最终提高后进生的数学理解能力。那么如何创设数学情境?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具体、亲切的生活化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要选择合适的创设手段,或利用信息技术打造视听结合的情境,或采用生活主题进行互动,营造生活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走入情境,思考问题,理解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位置》时,很多学生对位置的分辨能力依旧处于“上下左右,前后左右”,并不能分辨东南西北,甚至由于方向感较差,很难理解,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困难。为此,教师针对后进生的学习状态,便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情境,将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作为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为学生创设了“亲切”的学习情境,学生很容易便可以融入其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校园分布图”,并问:“大家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教学楼在食堂的办公楼的哪一个位置?”大家有的说“前面”,有的说“下面”,也有人说后面。此时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个三维视图,大家此时统一口径:“前面”。紧接着,教师引出“东南西北”,将教学楼作为中心点,向学生讲解,学生既可以根据直观的地图了解方位,也能够提高自身对“东南西北”的理解与记忆,既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感,也培养了学生的方位感。
四、游戏练习,增强后进生练习积极性
在数学练习方面,不仅是后进生会出现抵触心理,其他学生在面对数学题海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为此教师要转变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如小组合作实践探究、信息技术互动游戏、课堂游戏等,都能够为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同时也能够增强后进生的练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总之,游戏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后进生的学习欲望,使其带着快乐的情绪进行练习,能够让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为了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教师为学生展示了一个日历表,然后以同桌互为一组,相互在日历上查找对方的生日,既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感情,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综上所述,后进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教师耐心对待,“区别”对待,才能够帮助后进生打好学习基础,使其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如虎添翼,转变自身学习困难的状态。此外,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帮助后进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勇往直前,到达胜利的彼岸。总之,转变数学后进生的方式,首先要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其次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最后要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才能够使后进生的数学学习生涯更加顺利,跟上班级学习的节奏。
参考文献:
[1]董玲艳.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J].小学生(中旬刊),2020(12):37.
[2]田菁.小学数学教学中搞好后进生转化的点滴体会[J].文理导航(中旬),2020(11):32+34.
[3]孙朴.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及转化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0(26):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