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加燕
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扮演着重要的任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人才。作为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它应该充分开发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德育工作,切实培养出满足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在此基础上,通过解释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问题,分析造成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更好地发展高素质人才队伍,以适应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教育方法探究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改善我国教育和人才结构的重要途径,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中等职业道德教育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如何提高中职生的道德教育水平,真正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管理机制不规范
当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模式已经过时,缺乏现代科学的工作管理制度,与之相关的支撑措施还不完善,教化趋势十分严重,使道德教育更加复杂。特别是近年来,复杂的网络环境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学校不改变以前的教育模式,那么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其他教育通常会引起学生的厌恶。在某些中等职业学校中,德育与政治教育等同,知识是以纯粹植入、陈述和检验的方法进行传递的。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德育将失去乐趣,脱离学生生活的现实,成为一个抽象的概念。
(2)对德育的认识尚不明确
通常,人们认为中等职业培训的重点是培训各种专业技术人员,而学生只需要掌握专业技能即可。学校的德育工作仅作为教学任务而进行,并未根据其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当的模式。结果,尽管有道德教育,一些学校领导者和负责人只专注于学生学习的职业课程和专业技能。他认为,道德教育不是学校的主要任务。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开设一门政治课程和安排教一名政治老师来解决,老师和家长之间也存在这种观点。此外,社会实用主义的传播迫使整个社会不再对中等职业道德教育给予太多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建立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系统,这严重影响并限制了中等教育的总体发展。
(3)德育的实际内容不灵活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有78%的中等职业学生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内容不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中,道德教育通常已经过时、强调形式、口号多、行动少,它不与当今社会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学生和教师受到当前市场经济和“金钱至上”概念的严重影响,学校在道德操守上大多使用革命烈士的作品和视频或榜样来教育学生尊重和爱护老年人。这些方式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并不相符,因此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并没有一定的影响。在教学中,许多学生反映出来的老师讲课内容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听到和看到的内容完全不同,并且表现出极大的不满,这就说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道德认知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2.解决中等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德育的对象是学生。如果像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那么就必须关心学生,激发他们的灵感,并在精神上感动他们。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我完善的心理素质,教师应着重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以激发他们积极学习的能力,并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和设置心理课程。通过心理课程和理论学习,学校和学生都可以了解自己当前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状况。
根据学生们心理发展的普遍特征,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至于学生较明显的特征,例如自尊心强,封闭性、自我缺陷、自我激励等,也可以通过主题课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判断。此外,也可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健康比赛,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选择具有一定的道德教育工作经验、接受职业心理培训甚至是心理咨询师来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以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并恢复自尊,提高信心。
打破传统课堂教育模式,对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 “微观时代”的道德教育本就存在诸如注意力不足、方法过时和缺乏内容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积极完善和积极适应教育活动,以建立新的道德教育场所。特别是为了发现学生的关注点,有必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和网络平台,并确立他们在宣传和教育中的主要地位。例如开设官方微博、官方网站,等等。首先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其次,我们需要学习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以保证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和德育活动。例如学习某些微博行为、追求生动的形式和严谨的内容,这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新鲜,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失去原始的理论基础和对生活活动进行严格的道德教育的方法。
(2)建设一支优秀的德育师资队伍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老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亲自进行练习,并利用行为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这就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职业道德、具有科学管理方法的良好的德育师资队伍。作为道德教育的老师,应该继续扩展自己的知识,学习更多现代的、适合学生德育教育的知识。德育必须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与学生的年龄、意识水平、认知水平、道德水平和地位更相符的方式进行;还应使用各种教育和培训方法,例如榜样和情感交流等。鉴于高中生进入社会的实际情况,应开设职业课程,以便学生能够真正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计划,增强他们的紧张感和竞争意识。此外,学校应为道德教育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组织更多的道德教育者参加各种中等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经验交流会、道德教育培训课程以及与教育学和心理学有关的课程等。通过各种方法使道德教育者能够了解德育的新情况和与此相关的伟大的德育理论,学习古代和现代优秀的中外道德教育模式,提高道德教育者的理论基础和工作水平[3'],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教育氛围
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教育氛围是职业学校全面管理道德教育工作的必要补充。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和社会教育是这个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环节。首先,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环境,因此有必要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学校要与学生父母进行更多的交流,让父母了解学生的情况,促使父母进行家庭教育,改善家庭教育方法,让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能继续学习其家人提供的道德教育。二要营造良好的学生舆论氛围。报纸、电视、网站和其他媒体需要正确认识德育方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发德育教育资源,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此外,还包括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业和机构以及老年人社区、村庄和城镇等,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积极参与学生合作。学校应主动寻求与学生家庭沟通的机制,并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与家庭教育相互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人,有巨大发展潜力和个体差异。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不存在没有潜力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天生的天赋,它是学生确定自己可以被培养成才的资源基础。学生的主要经验是参与教学活动,围绕教学活动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接受教育方面存在矛盾。社会上对人才有各种要求,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长处,充分利用学生的长处,避免每个学生的弱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锦华;.新时代中职德育教育模式探析[C].2018:10-10.
[2] 王文娟.中职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13-114.
[3] 张琳.浅议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施[J].情感读本,2017: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