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铁
黑龙江省绥化市 兰西县第一中学校 151500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的通用标准提出了提高学生在化学学科中基本素养和提高学生使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化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上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培养学生更高的思维能力。鉴于我国普通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化学教学策略和建议,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以及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度学习”已成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许多一流的教师都在积极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一些教师认为,化学课中的“深度学习”研究与实践应首先弄清“深度学习”的含义,然后进行深入的课堂教学。
1.创造问题情境并激发学生深入学习
教师应根据化学课程标准整合化学教科书和教学资源,并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展示。通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可以学到更深入的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生活中运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有效的了解基本原理以及提高学生的概念化过程,教学也就不会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生产,教师应阅读书籍,收集概念并得出结论。
在与铝和碱反应有关的“铝和金属材料”部分中,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铝和氢氧化钠(固体管道材料的主要成分),并询问学生“氢氧化钠作为强碱会腐蚀残留物,任何铝粉的添加效果是怎样的? “有几位学生说:在反应过程中会形成气体,从而从管道中除去油和残留物。“那么会产生哪种气体?”教师问学生,学生想知道。教师开始演示铝和氢氧化钠的实验,学生积极观察并感受到了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觉到温度的变化,同时将实验气体转移到肥皂中因此,学生将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写为2Al + 2NaOH + 6H2O = 2Na [Al(OH)4] + 3H2↑。学生参与构建实验环境和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并通过直接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技能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一些常见的操作,现象或定律等,这些是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的重要资源。如果教师可以指出这一点,不要犹豫,并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原因,那么它将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有组织的学习方法,可让学生解释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特定目标。教师在当下的教学应该在学生中发展这种能力,因为学生进入社会后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少,但是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指导的学习方法来了解自己。承担责任并选择教师的学习目标、内容、时间和精力以实现教师的目标。
化学是一门强调实验的探索性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学科。基于查询的自主学习基于“问题”。因此,教师可以激发学生通过“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意愿,并且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需求。因此,正确的“问题”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工具。这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及时提供有关课堂信息的反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主电池的原理和应用”部分教水果电池的设计:教师去掉一个苹果,在苹果上放两个铁钉,并要求学生帮助连接电线和电流表。当前,电流表没有指向,因此教师会故意问:“电流表没有指向吗?”“我怎么用这个苹果来发电?”事先复习过的学生可以回答“替换铁钉”。此时,老师可能会要求学生用铜板代替其中一个铁钉,然后电流表指针会移动。接下来,老师将教学生研究为什么两个铁钉,但一个铁和一个铜,还不够。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原电池的操作,组成和应用原理,而不必依靠记忆。这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表现。
3.创建问题队列并鼓励深度学习
问题字符串是指围绕某个教学目标或某个中心问题,根据某个学习范围或主题中的某个逻辑结构精心计划的一组问题。通过在课堂上很好地设计一系列问题,并且很少分析教学内容或关键问题,就有可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例如,在教授“电解槽的工作原理”时,教师根据与学生进行的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小组实验,提出了以下一系列问题:
A.溶液中有哪些阴离子和阳离子?
B.这些离子在施加的电流作用下朝哪个方向移动?
C.如何获得最终的电解产物?尝试化学术语。
D.除了实验中观察到的电解产物外,还有其他可用的产物吗?以什么顺序?为什么要这样的命令?
学生根据问题线进行合作交流和讨论。重点是通过宏观识别对颗粒行为进行分析而获得的实验现象。在解决问题时,学生一步一步地了解到,在电流的影响下,电解质溶液,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作用以定向方式移动,阳离子朝着阴极移动,而阴离子朝着阳极移动。将它们分别放电到两个电极上以获得各自的产物。因此学生便会学到不同的离子方向便也会不同。
教师应该注意的是,问题字符串的设计不是将几个不相关的问题随意放置在一起,而是根据培训的目的将教学内容分为小组和相互关联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以目标为导向或围绕某个主题展开。并成为一个系列。问题之间存在逻辑联系,这与学生独立创造知识的条件相对应。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低起点,低梯度和层次性”的方法,从浅到深创建问题,以使每个问题都成为学生思考的阶梯。
4.充分利用化学史来鼓励学生深度学习
化学的历史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件好事,它的育人功能应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化学演化的历史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化学史上著名的实验和发现可以用作深入学习学生的高质量材料。
过去,化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简单的入门或自学方法。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缺失学习态度,教师很少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应该问更多,为什么在课堂教学?这可以激发学生理解科学。例如,在教授苏打水时,教师不仅应解释其制备方法,性质和用途,而且还应了解与之相关的化学历史。例如,为什么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邦要研究这个问题?该研究面临哪些问题?他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的?这些解释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科学实验研究过程的理解,还可以鼓励每个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也可以促进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已有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在化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教授火药时,教师不仅应该停留在四大发明和碳的教学水平上,而且还要结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环境来加以解释,特别是科学家诺贝尔。诺贝尔在解释化学历史,提高学生的思维和结构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方面,他总是冒着生命危险研究问题的科学精神,以及建立诺贝尔奖等初衷。从而有效提高化学课质量。
简而言之,全面培训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教学资源的支持下进行课程的研究和分析,并最终实施有效的高中化学教学。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高度的逻辑思维和理性的批判性思维,理解知识点的能力和深刻的思维。在教学情况下,教师应当针对学生进行教师指导和培训。逐步发展学生的深度学习并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在发展人才方面,教师应根据社会进步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刘玉荣,史鹏园.“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与对策[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17):58-65.
[2]宋瑶,吴林.高中化学教学中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7):145-146.
[3]官超凡. 高中生元素化合物知识深度学习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