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雄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营上镇民家中学 云南省 曲靖市 655503
简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日渐普及。对于学生来说,历史是了解过去并指导未来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历史技能,而不是要掌握严格的知识。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需要有基于时间的教学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并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字: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新课程改革
在长期的,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环境中,历史常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学科,因此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素质教育的概念受到高度重视,也因此提出了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它提供了思路并指出了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下面将结合实践经验来讨论特定的教学策略,以期望给其他的初中历史教师带来启发。
1.注意课堂上的提问,鼓励学生思考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是学生进行全面思考和认知历史的重要探究点。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关键部分,他们的积极诠释和对知识点的认真思考是深刻理解历史的重要保证,他们将在实践参与过程中不断加强历史唯物主义和时空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被动接受过程中,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和探索历史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并在适当的指导和启发下,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
例如,在对中华民国这一内容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允许学生独立阅读教科书知识,以获得一些认知经验。然后,老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并要求学生归纳和总结相关知识点,然后建立一个完整的认知系统。例如,中华民国当时成功的原因是清朝的衰落和革命武装力量的客观环境,但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
2.加入历史材料,以加深学生的认知视野
使用相关的历史资料证明历史事件是教授历史的重要方法。尽管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历史经验,但他们的认知视野仍然具有单调性和局限性,因此他们在学习知识方面可能会面临许多困难。由于教科书篇幅有限,历史教科书中的事件描述非常简洁,简单的基本语言描述有时很难使学生快速理解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历史资料是历史发展的证据,对于想要进行理论分析和加深认知思维的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学习资料。除此之外,历史资料也是学生加深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证据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质的重要材料。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注意对历史数据资源的研究和使用,加深学生的历史经验,帮助学生进行历史解释。
例如,在《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搜索相关的历史资料,丰富学生的认知视野,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而中国的未来发展道路也需要被探索。例如,在《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收集历史资料,以便学生评估当时的文学作品,找出其文化宣传的概念和主题,并了解解放思想。简而言之,展示历史资料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可以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使他们更详尽,更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
3.在情境氛围下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考虑到全面的感官体验,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中,学生的情绪认知很容易达到最佳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中,模糊的理论灌输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效率也很低。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特定的情境氛围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例如,在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播放合适的纪录片,以帮助学生在声音,色彩,光线充足的环境中体验中国的贫穷和软弱,从而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在针对“抗日战争”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使学生感受到来自各民族和地区的人们对统一战线的贡献。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和进行其他实地考察,以亲身体验时间的流逝以及坚毅不屈,艰苦奋斗和祖国的积极进步的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背诵特定的历史资料或组织演讲等活动,以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简而言之,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情境,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加深学生的情感认知,以更好地渗透爱国主义。
4.融入现实生活,巩固学生的历史技能
从历史中学习,并根据历史总结和经验为当前生活提供建议是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目标。同时,历史发展与现代生活的发展在同一条线上,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的历史教学通常将历史视为过去。这种分散的,单方面的认知方式会影响学生对历史全面科学的认知,并影响教师实现用历史知识有效指导生活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现实联系起来,加深学生的认知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历史技能。
例如,进行《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课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当前生活的现实发展来展开学习。学生需要将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他们在此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祖国的历史变化,并增强了其历史身份和民族自豪感。这表明历史的演变是一致的。另一个例子: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技术和成就》时,教师就需要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进而意识到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这样,学生将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科学技术的学习和探究。
5.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并确定他们的学习成果。如果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环境中,并且逐渐缺乏主动性和自我意识,成为考试的机器。学生没有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研究,以实现科学教育的理念和目标。例如,通过采用合作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发展他们的学习技能,能够思考,观察,怀疑和创新。随着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有利环境,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不断变化的学生学习模式已成为教师的重要课题。例如,在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了独立学习的条件,并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个例子是当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时,需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教师还可以使用示范方法或练习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简而言之,教师应合理地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方法,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为了做到这一点,初中历史教师需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高质量教学和创新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地深入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进而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灵活使用,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总体而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和关键素养目标的引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摆脱传统教学的局限,积极追求创新课程的开发,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 李静.??学周刊.?2016(32)
[2]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漫画材料的选择与应用[J]. 史丽红.??华夏教师.?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