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艳妮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高级中学 533200
摘要:政治学科对学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在政治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正确看待事物和世界,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政治学科与生活的联系紧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二者的联系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政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气息,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借助生活案例开展教学,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调取生活化的资源到课堂中,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形成生活化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可以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生活案例;信息技术;课外活动
在传统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秉持以往的教学观念开展教学,在课堂中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学习体验不佳。此外,教师单纯围绕政治教材开展教学,削弱了政治与生活的联系,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政治的难度,也加重了学生厌恶学习政治的消极情绪。针对这些情况,在现代化的课堂中,政治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改变学生对政治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在课堂中融入生活气息
政治学科相比于高中阶段的其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是政治学科的优势。不过,由于在传统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单纯围绕政治教材开展教学,削弱了政治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在现代化的政治课堂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策略,在课堂中融入生活气息,打造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氛围,学生受氛围的影响从生活角度分析知识,可以很容易掌握教材中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伟大的改革开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生活气息,营造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氛围。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国家的面貌在改革之后焕然一新,那么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改革开放的知识。”我拿出物品辅助教学,如报纸、电话等物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生活气息,营造出了生活化的课堂氛围,学生在氛围的影响下从生活角度分析,掌握了教材中的内容。这样,通过在课堂用富有生活气息的物品教学,营造出了生活化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研究知识,轻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结合生活案例实施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也会将政治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不过大都是简单提一下,对学生的学习帮助较小。在现代化的政治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案例实施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对应的生活案例,给学生具体的感知,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发现政治和生活的联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知识,对政治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法治国家》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案例实施教学,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知识,发现政治和生活的联系。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国家有成熟的法律法规和司法系统,是一个法治国家,不过很多人的法律意识还是淡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体现。”我给学生讲述生活案例:甲往乙家地里的丝瓜打了毒针,乙家晚上吃丝瓜造成一死两伤。这个案例中的甲,一般人都认为是犯了故意杀害罪,其实不是的,因为农田是公共区域,而且丝瓜有可能被卖到市集,因此,甲的行为造成的伤害对象是不确定的,所以是投放危险物质罪。学生通过生活案例了解到我国的法律已经相当完善,对法治国家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样,通过在课堂中给学生讲述生活案例,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对政治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应用信息技术丰富资源
信息技术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日臻成熟,在各行各业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政治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扩充课堂中的知识量。
高中阶段的学生压力变大,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调取与生活有关的动画类视频到课堂中,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在教学环节中给学生渗透生活元素,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发,让学生对政治知识产生更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时,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的资源,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不同民族的文化。”我讲完后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调取课外的资源,丰富了课堂中的内容,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启发,学生结合课外资源进行学习,对政治知识有了更多的思考。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调取课外的资源辅助教学,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对政治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还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四、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
长期以来教学的地点都是教室中,教学的形式也是教师单方面讲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单一,对知识的理解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将教学的地点转移到课外,教学的形式转化为学生实践探究,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生活化的课外活动中,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对政治知识产生具体的认知,提升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时,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产生具体的认知。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基层实施群众自治制度,也就是村民委员会,其中的干部都是由村民投票产生的,接下来请大家在活动中体验一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带领学生来到教室外的空地,让学生扮演村民推选村干部。课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活动中一边体验,一边感悟,对政治知识有了具体的感知。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在活动中对知识产生了具体的认知。
五、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进入现代化的教学之后,可供政治教师选择的教学手段增多,这给政治课堂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在生活化的政治课堂中,学生对政治知识与生活联系的认知停留在想象中,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感悟不够深刻。对此,政治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对政治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更加深刻,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有利于提升政治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教师可以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国的历史悠久,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使中国的地位大不如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成了每个人的中国梦。在追逐中国梦的历程中创造了很多中国奇迹,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我从学生的生活方面出发,给学生以图片的形式例举了近几年来中国取得的瞩目成就,构建出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唤醒了学生的自豪感,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这样,通过在课堂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对知识有了更深的感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总之,教师要利用政治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学习知识,转变对政治的学习态度,也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有效提升了政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晔红.高中政治课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有机融合策略[J].华夏教师,2015(08):51.
[2]魏勇.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学生生活化思维培养[C]. .《同行》2015年9月(下).:安徽同行杂志社,2015:178.
[3]王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的路径探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31(0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