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3期   作者:马淑云
[导读] 小学是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水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马淑云
        山西省霍州市白龙镇第二小学
        摘要:小学是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水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这一重要教育阶段,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自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理解问题,要正确认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与学生沟通的艺术,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
        关键词:小学班级;班主任管理;沟通;艺术
        学生的很多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甚至品格和素质都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但是不难发现,小学生是最难管理的一个群体,他们虽然有乖巧懂事的一面,却也有任性、无知、叛逆的一面,这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扰。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就要认真分析小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据此创新和优化教育管理的手段。从而提高小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其日后的学习发展铺就坦途。
        1.班主任必须“以人为本”,理解、尊重和包容学生的行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以生为本”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理念,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将这一理念牢记于心,并落实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语言和情感的学生。”所以我们必须明确:我们所研究的一切教学理念,所采取的一切教育手段,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反之,如果我们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奖励而进行教育活动是没有意义的。
        并且,有些学生可能无法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主体地位,不能有效地接受课堂知识。而作为班主任,要认真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有必要不断提出对学生的要求,但这些要求必须适当、可行,并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同时要求不要过高。一些要求适合直接提出,但是某些要求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课堂建设成为学生对自身的要求,这将对学生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另外,班主任不要盲目追求教学成绩,以免抹杀学生独特的学习个性,剥夺学生的学习空间,这反而会限制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2.班主任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意味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意味着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班主任应将学生置于平等的位置进行情感教育和文化教育。为了体现尊重学生的理念,班主任要实行班级民主管理,下放班干部选拔权,以及选拔优秀学生、选拔和照顾贫困生等权力,让学生进行民主讨论和决定。如今,大多数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正处于人格形成阶段,因此,人格塑造非常重要。实际上,尊重学生的个性确实是班主任开展道德教育工作的前提。作为班主任,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在批评和教育学生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教导他们,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以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如果班主任对学生没有足够深入的理解,主观上直接将错误归咎于学生,盲目谴责学生,只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班主任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敬爱,才能使学生听从老师的教诲,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班主任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理解学生
        我们常说“理解万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通常是形成共识和情感共鸣的基础。老师对学生的理解更是如此。班级管理的发展和学生德育质量的提高,都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小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极为不成熟,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发生极端、粗鲁、叛逆等行为和其他不良现象。这些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而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和实际生活情况,并且必须利用这种情况思考科学的教育手段,正确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理解、尊重和认可,才能让学生主动服从老师的教导,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4.改善与学生相处的方式
        (1)关爱学生,让班主任和学生成为朋友
        作为学生的启蒙老师,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各种交流方法,使学生在学校里得到快乐,并把班主任当作朋友。学生不是冷血动物,一旦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喜爱,他们就会向班主任表达他们的诚意。所以,班主任应该更多地观察学生的动态,确保使用适当的管理方法。更重要的是,班主任必须以温和、平等的态度,与小学生进行适当的沟通。当学生犯错时,班主任应该从朋友的角度出发,安慰他们并指导他们改正错误。当学生获取成功时,班主任必须鼓励他们,使其提升自信心。班主任应该成为小学生的在校父母,予以学生最真诚的关心和爱护,这样他们才能在学校快乐地成长,才能爱上学习并获得更多知识。
        (2)尊重学生,保护学生自尊心
        小学生心思敏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因此,班主任有必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尽量采取提醒、鼓励的手段,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在反省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再指导学生如何改正。实际上,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长处,作为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注意他们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方针,争取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小学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
        5.树立榜样,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
        每个班级总会有一些学习认真、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为其他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并要求其他学生在做事和学习中向他们学习。有了这些“榜样”,学生将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切实的行为准则和目标,这使班级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上的力量。同时,班主任可以借助课堂会议,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介绍他们的生活经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效仿。而且,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是任何其他外力都无法实现或替代的。在课堂上,无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班主任都应尽力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并在课堂上组织一场激烈、持久、友好和互助的竞争活动,使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6.调动热情,激发自信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学习质量是评估班级的重要基础。而怎样才能使班级成绩突出或提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始终注意调动班上所有学生的主动性和热情,以使他们的学习态度从被迫和被动转变为自觉和主动。在与学生接触时,笔者经常告诉学生:“你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和能力,我相信你可以成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针对做错事的学生,笔者会温和地安抚和教育,并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你可以改变”,用我的诚意唤起学生的信任;笔者也会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主动与学生交谈,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加倍努力。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和和谐发展的关系。班主任不仅要改变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坚持民主平等的作风,以宽容和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大有助益。
        简而言之,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班主任可以与每个学生建立不同的沟通渠道,从而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综上所述,实现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是通过良好的沟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班主任成为小学生的朋友,彼此建立友好关系,才能实现健康有序的班级管理。而且,班主任掌握交流的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国辉.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沟通艺术的探析[J].才智,2018(10):156.
        [2]谭影.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析[J].汉字文化,2018(06):112+119.
        [3]谭丽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华夏班主任,2018(0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