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Project English为例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3期   作者:黄巧霜
[导读] 以观察学习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中的作用,

        黄巧霜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六都学校 352107

        [摘  要] 以观察学习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中的作用,重视榜样的作用,重视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学习者行为的影响。把观察学习理论运用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直接学习经验、抽象出英语知识规则、建立知识联系以加强记忆与运用,并通过观察、学习榜样促进自我调节、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观察学习  直接经验  知识联系  学习榜样  自我调节
        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曾经在60—70年代独领风骚,该理论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是人产生新行为的主要途径。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1]
        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直接学习经验
    起始教学阶段的英语字母、音标、单词和短句等经过学生的诵读与背记之后就成为一定量的知识基础。随着学习到的英语语句越来越多,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语句结构,用已有的基础词汇来模仿造句,学生由此逐步获得遣词造句的直接经验。
        [案例一]八年级上册“Unit 2, Topic 2, Section B, 1a-1b”学完后接下来的是“1c Pair work”,可以改变一下,将之布置为写作练习,就比较容易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因为前面的对话、练习里有很多应用must,must not,don’t的句型已观察学习过了。
下面是我的一个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写作练习(经过修改):
You must not walk on the lawn. Please don’t walk on it. You must not climb the trees, too. We must keep the lawn clean. The grass on the lawn can make the air fresh. It’s good for our school and for our health. We must take good care of the grass and the trees. Let’s study well and have a good school life.
        [案例分析]当课本中的英语对话或短文学完后,可以选定相类似、相接近的题目、内容让学生模仿写短篇作文。起初在低年级只须替换其中小部分内容即成,以后逐步替换多些,到后来甚至改换内容进行写作训练。这样写多了,也就慢慢地培养起了写作的能力,积累了写作经验,进而发展为摆脱框框的改进、创新写作,做到循序渐进。
    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抽象出一定的规则
    英语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显得很多,但总有其中的某些部分存在着相同的地方,总有一定的规律性的东西,符合某些共同的规则,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并让学生掌握。掌握一条规则就等于掌握符合这条规则的一定量的语言知识甚至语言技能。
        在英语时态的学习方面,人们往往趋向于先通过观察多个英语语句,然后抽象出句式结构,完成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其他方面的如惯用法知识也要引导学生进行结构观察、规则总结。
        [案例二]当七年级上册“Unit 3, Topic 1, Section C,1a-2b”这几个部分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对like的用法应加以强调、归纳、巩固。

板书(或幻灯片显示)并明确要求学生观察句子中的划线部分:
        Many students in our class like English a lot.
        But I like it a little.
        They like Chinese very much.
        I don’t like English at all.
        现在让学生归纳各句中like与其不同程度的表达语的规则,就会发现:表示喜欢什么东西的程度(状语)要放在句末,而不是放在like的前面。
    [案例分析] 学生总是会受母语的干扰,说很喜欢什么东西就是“very much like …”,把喜欢的程度放到前面去了。这虽然是个小问题,但值得注意,没掌握的学生到了高中还会犯“I very much like …”的错误。这种干扰是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应当想方设办将之克服。通过观察语言材料归纳、总结出规则来的这个过程,就属于抽象思维的过程。抽象性观察学习就是从观察对象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则,在以后的相同或相似条件下进行运用。抽象性观察学习是观察学习的第二种类型。
        三、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观察建立知识联系
联想是指多种观念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联结。联想的形成遵守两条原则:相似律(相似的观念、事物容易形成联结)和对比律(能够相互比较的观念或事物容易形成联结)。英语知识中当然有许多相类似的和可对比的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到联结点,把它们联结在一起,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系,方便记忆、储存。这是英语知识特别是词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常用到的策略。
        [案例三]以-ly结尾的形容词为联结点,可以把以下单词作归类记忆:
        early, friendly, lively, lonely, lovely, only
        顺便提醒学生early和only两个词还可以用作副词。
        [案例四]以词块中含有某个相同的词为联结点,可以把许多词块联系在一起:
        (1) carry out, find out, go out, help…out, look out, put out, try out, work out
        (2) at dawn, at noon, at dusk, at night
        (3) turn down, turn off, turn on, turn up
        [案例分析] 以上各种通过联结点建立起来的知识联系所进行的记忆也称为意义记忆,是持久的记忆。这种策略在英语知识的复习过程中经常可以运用到。经过建立联系进行意义记忆的知识利于储存、提取和运用。观察学习理论强调各种联结的作用:情境与行为的联结,一些行为与另一些行为的联结,一些知觉的联结,甚至一些情绪也是由联结而形成的。知识的联系更是通过联结形成的。只要展开联想,通过观察找到联结点,建立知识联系就可以随时而为。
        四、引导学生观察学习榜样促进自我调节
        教学中我常常让学习好的学生在班上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课内如何有效学习,课外如何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让大家模仿学习。同时,鼓励学生与班上、同年段或上届学生多多交流学习,并以他们为榜样示范进行观察学习。我也常介绍校外的或媒体报导的英语学得好学生给我班上学生作为榜样来学习。学生也可以自己来观察学习媒体上的人物,获得榜样学习的资源。我告诉他们学习的榜样也并非要求一切都是非常好的,只要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的任何方面,就可以效仿。有了许多不同的对象进行观察学习,学生就可以综合不同观察对象的行为特点,形成新的学习行为方式,开展第三种类型的观察学习——创造性观察学习。
        结束语
以观察学习为核心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中的作用,重视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学习者行为的影响。观察学习过程包含着注意过程(注意观察对象)、保持过程(保持观察结果)、再造过程(综合不同观察对象形成新的行为方式)与动机过程(源于学习需要的观察行为),是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社会学习理论还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个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张以较高的自信心来提高应付各种情境的能力。
        在多年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笔者把观察学习与其他教学策略相结合,总能使学生做好自我调节,提高学习信心与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百度词条. 社会学习理论[OL]. http://baike.baidu.com/
[2]郭  娟,蒋海燕. 人本主义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 北京:首都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