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艺珍
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中学,福建石狮362700
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人生规划成为学生既期待又困惑的事情,为此其需要来自科学角度的正向引导,从而在意识的指导作用下,走出困惑并进行理性且科学的人生规划。高中阶段所开设的生涯规划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参考渠道,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设定理性的奋斗目标,并充分认知自我、找准自己的定位,与此同时在教师的鼓舞下树立艰苦奋斗的决心。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向性;教学策略
生涯规划即职业规划以及对人生进行持续系统性的计划。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对于未来的发展与自身的定位存在相应的误区,以此易使学生走入困境之中,当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与理想目标出现严重偏差之时,便会使学生在不断失败与失望中否定自己,以此对于其长远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教师在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指向性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充分认知自我的前提下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从而在展望未来中树立艰苦奋斗的决心。
一、展望未来,明确奋斗目标
展望未来是生涯规划课程的起始内容,同时也是唤醒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对未来充满期待,才能在确定奋斗目标的同时激发奋斗热情,对此教师带领学生一同展望未来,为学生对未来充满希冀创造前提条件,例如:教师首先为学生普及生涯规划的含义,使学生对这一概念产生整体认知。与此同时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教师为学生介绍有关学业规划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将生涯规划与自身实际相关联,从而意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比如教师为学生介绍高中生学业规划的两项重要内容,其一为学生在高二的选科走班,其二为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以此使学生认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认知水平的提升,科学的规划自己的学业与未来是必然要经历的事情,从而以此为起点带领学生一同展望未来。其次教师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望自己的未来,在此针对当下实际状况有的学生从高考填报志愿说起,而有的学生则对课程学习成果寄予美好的希冀。在一系列展望过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确定奋斗目标,从而为后续按部就班实现计划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准确定位,充分认识自我
空有美好愿望但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生涯规划,甚至可能导致学生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为此教师围绕教材中第二单元的内容,开展相应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例如:为了使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方式认识自我,教师在课程中导入多种心理测试,以此映射出学生的自我特征。首先教师为学生介绍自我认知的相关内容,比如兴趣、性格、能力、需求、价值观等,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具备两个“自我”,一个是理想中的自我,而另一个是现实中的自我。事实上多数学生的自我认知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甚至常常以理想中的自我代替现实中的自我,以此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其次教师带领学生通过科学途径认识现实中的自我。比如引导学生进行“霍兰德兴趣岛游戏”,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选择,并对应教师给出的答案详解来充分认知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从而把握客观的职业方向。再比如为了使学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全面认知自己的性格特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相关心理测试,为其提供科学的指向,使学生对自身个性类型形成准确认知。以此学生通过科学渠道充分认知自我并准确定位自我,从而为其职业发展方向提供科学的参考。
三、坚定信念,树立奋斗决心
对于按照生涯规划实现理想这件事,学生仅具备对未来的展望以及准确的自我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其还应树立坚定的信念,以及具备坚持不懈的奋斗决心。为此教师将此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做什么,其二为怎么做。例如:首先对于做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准确认知自身社会定位,使其能够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进而确定现下应该做什么。比如对于高中生,其属于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处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对此过渡到成人是高中生当下应该做的事情,然而成为心智、智力发育完全的成年人,则需要高中生通过科学的渠道增加知识储备,因此努力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学生当下应做的具体事项。其次对于怎么做,大部分高中生在高中各阶段都面临升学压力,遇到困难甚至走入困境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并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惧挫折勇往直前,从而树立艰苦奋斗的决心。由此学生具备坚定的信念以及艰苦奋斗的决心,为实现自身远大理想撑起一把保护伞。
总而言之,教师应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高中生明确奋斗目标、充分认知自我并坚定理想信念,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其误入歧途,并为其步入光明的未来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苏华.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的路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4):23-25.
[2]张军学,张蕾.用生涯教育助推核心素养落地——陕西省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以华清中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50):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