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珍妮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海滨第三小学
摘要:新课标理念下,传统的教育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多多关注当下新兴的教育形式,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合理地设计教学策略,让自身的课堂教育质量更高,促使学生好好学习科学知识,让学生因此能够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学习效果,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助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科学这门学科,是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所需学习的基础学科。学生在这个阶段学好科学知识,能够有效发展自身的科学素养,助力自身之后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但是,毕竟小学生正是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此时的学生不能够深入地体会和了解学习的意义,学习主动性不强。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多多关注当下新兴的教育形式,在深入研究了新课标理念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的革新,以让学生好好学习科学知识,使得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因此获得有效的发展和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一、引入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情境
学生往往对视频、图片、动画、音频等资源比较感兴趣,这些资源能够将知识产生的更为形象,创设出较为生动的情境。信息技术能够将这些资源更好地展现出来,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多多关注信息技术,合理性地引入信息技术,以此创设出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下,积极学习科学知识,使得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能够获得有效的发展和提升。
如,在讲授“我们关心天气”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便会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中。备课阶段,根据教材内所涉及的内容,笔者会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的视频资源,并会将这些资源进行一定的汇总,放在课件中。课堂开始时,笔者便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资源。资源以视频的形式形象性展现了刚刚还晴朗的天气,突然乌云密布,开始下起了暴风雨,而那些没带伞的人们都纷纷找附近的商店避雨的内容。视频所展现的形式十分的生动、形象,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不自觉地融入进视频中,产生知识学习的兴趣。在视频展现完毕后,笔者便会对学生说:“同学们,为什么视频中所展现的天气变化的那么快?导致这种天气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够有效避免自己淋雨呢?”笔者的问题进一步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开始进行认真地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笔者会进行一定的评价,并因此逐步地引入本节的科学知识。这样,学生便能够逐步地认真听笔者的讲解,使得笔者的教学变得十分的顺利,学生也因此顺利完成了知识学习任务。
总之,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多关注信息技术所具备的特点,多多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出生动的情境,而学生则能够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积极学习知识。
二、融入生活元素,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学生往往对贴近生活的元素感兴趣,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学时,可以结合所教学的科学知识,适当性地引入生活元素。这样,学生便能够因接触生活元素,而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会以积极且主动性的态度进行知识的学习,从而助力自身学习效率的提升。
笔者在进行知识的教学时,就会对教材内的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多多关注其与生活元素相贴合的内容,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引入时,有效地融入生活元素,以使得学生的学习动力获得增强,让学生好好学习知识。如,在讲授“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便会在导入环节引入多种多样的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的与静电相关的情境,以此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对静电产生好奇心。
紧接着,笔者便会向学生深入地讲解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原理,这样,学生便能够认真听笔者的讲解,认真听这部分的知识。再比如,在讲解“食物中的营养”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便会让学生说一说他们一天中所要吃的食物,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笔者会逐步地分析他们所吃的每种食物所具备的营养,仔细地分析学生的饮食弊端。这样,学生便能够对笔者的教学产生兴趣,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
总之,小学科学教师有必要引入学生常见的生活元素,促使学生的学习动力获得有效的增强,让学生能够好好学习科学知识,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获得有效的发展。
三、重视引导,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学生所应具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探究知识。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引,让学生能够做好知识的探究,以此有效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讲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便会向学生展示几个小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对声音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地研究。首先,笔者会使得学生能够用手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边发音边感受自己喉咙的状态。紧接着,笔者便会让学生准备几个小纸屑,促使学生将纸屑放在鼓面上,使得学生便敲鼓边感受纸屑的运动状态。在学生进行完这两个实验后,笔者便会对学生进行合理性地指导,让学生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认真地思考,促使学生做好实验总结,并让学生因此思考声音产生的原因。这样,学生便能够在笔者的指引下,进行认真地探究,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笔者会进行合理性的评价,以让学生查漏补缺,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的知识。
总之,小学科学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促使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指引,让学生进行认真地知识的探究,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得有效的发展。
四、加强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素养
合作素养是学生所具备的一种品质,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小组合作,促使学生在组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使得学生逐渐地掌握合作的技巧,让学生的合作素养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效的发展和提升。
笔者在进行教育时,便会根据当下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分组,促使学生被分为几个小组,让组内的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够呈现出互补的形态。在分好小组后,笔者便会在具体性的教学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法。如,在讲授“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便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使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对本节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学生便能够在笔者的指引下,做好小组合作,在组内进行沟通,以更好地完成知识探究任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笔者会对学生进行合理性的指引,让学生能够尽量地配合组内的其他成员,完成知识学习任务,促使学生逐渐地掌握与他人合作的技巧。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合作素养便获得了有效的发展。总之,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学时,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引,促使学生进行合理性的合作,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合作中,逐渐地掌握合作技巧,让学生的合作素养能够获得有效的发展,使得学生因此能够更好地应对之后的生活和工作。
综上,教育在不断地优化下,能够发挥出新的生机,助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承担起属于教师的职责,多多关注当下新兴的教育形式,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促使学生好好学习科学知识,让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获得有效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霞.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初探[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12).
[2]单爱东.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园,2014(17).
[3]张海燕.立足学生学习 建设小学科学特色空间[J].浙江教育技术,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