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设情境提升思维品质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3期   作者:王露
[导读]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对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王露
        运城市海仓学校 山西省 运城市 044000
        摘要: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对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学习和运用语言,而且可以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本文基于课题研究和真实课例,分析探究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提升思维的逻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创设情境;思维品质;小学英语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思维启蒙的关键时期,从小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2019年,笔者参加了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下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的研究。通过对思维品质各个特性的研究,寻找课堂教学与思维品质培养的结合点,摸索出有效的培养策略,形成我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发现思维品质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具备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形象、探究和开放的情境,可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二、思维品质与情境创设的概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7)》)把思维品质列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界定为:一个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本文研究思维的三个特性:逻辑性、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主要表现为思维的规则和规律,具体涉及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心智活动。思维的开放性是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多视角、全方位看待问题。思维的创造性侧重于求异、求新,不墨守成规,敢于想象,善于改变,推陈出新。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创设有效的情境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例谈创设不同情境提升思维品质的实践探索。
(一)创设真实情境,培养思维逻辑性
    语境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语义表达。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英语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缺乏适当的语用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创设真实语用情境,提高思维的逻辑性。
以沪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Fruit shop”为例,本课重点是感知水果apple、banana、orange和pear的单复数,以及正确使用How much is it ?和How much are they?并能正确回答。课堂刚开始,教师模拟水果店搭建了一个真实情境,并且结合双十一大促,鼓励学生购买水果,在生成环节给学生搭建语言框架:A:...,please.  B:Here you are.  A:How much is it?  B:...yuan.从单数到复数、从数字到价签、从认识水果到购买水果、从词汇到句子再到购物语篇对话,学生们在这样一个真实情境中,按照逻辑顺序,轻松条理的掌握了教学目标。


(二)创设探究情境,促进思维开放性
    开放性的思维是突破思维定势,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的思维。英语学习本身就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在教学中,尝试打破传统的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创设探究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沪教版英语五年级上册“At the beach”课为例,本课重点是掌握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以及回答:“Is Paul collecting shells?Yes,he is.”在展示环节,我在试讲时,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海滩活动进行同桌提问,学生根据图片说英文,这种机械式问答导致学生墨守成规、兴趣丧失,后来进行改进,要求小组合作,A提前将学生海边活动图片折起来,其余同学只可看到he or she,然后大胆进行猜测,A同学根据问题回答Yes or No, 这样一个“信息差”的探究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思考,提出不同于文本的问题,学生乐于交流,生成精彩,极大的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三)创设开放情境,激发思维创造性。
                心理学家奥托指出: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正是现代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它的开发取决于人们的开放性思维。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应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给学生创设追求创新发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种开放的教学情境,对其心理智力产生引导激发,从而促成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在教授沪教版五年级下册“At the weekend”一课时,针对教学目标,学生会用“I’m going to...”来向别人介绍周末做的事情,交流周末计划,我设计了一个打电话的情境:A:_______.I’m bored.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B:I'm going to ...this weekend.Do you have any plans?   A:...   B:... 在这样生活化的情境中,学生们各种各样的周末计划脱口而出,有的甚至将情境进行改编、续编,思维的火花碰撞在一起,鼓励学生求异求新,思维的创造性被激发,学生在体验中不断学习,将语言真正应用在生活中。
四、小结
                语言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情境教学实际上就是在复制生活,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于多姿多彩的真情实景中,使教师在情境中教、学生在情境巾学。教师要从思维品质培养方面创设有效的情境,尽力提高情境创设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当然,创设的教学情境并不局限于以上,只要我们能时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就一定会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升华,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堂,成为思维提升的舞台,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倪宗逸.关于小学英语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 2017(9):190.
[3]魏铂.创设丰富情境 提升思维品质[J]校园英语.201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