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诗
重庆市黔江区金洞乡早化村小 409000
摘要:识文断字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只有具备了汉字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真正学好语文乃至其他科目,趣味识字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语文教学方法,以其趣味性和实用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深受好评,通过分析探讨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趣味识字 小学语文 教学应用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开端,也是学习汉字和中华文化的启蒙阶段。新课标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趣味识字教学更符合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完成。
1.趣味识字教学的优势和意义
传统模式下的汉语识字教学课堂缺乏活力,授课方式过于死板,学习难度高,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会让学生对文字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和厌学情绪。相比之下,趣味识字教学更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也能够使得汉字学习变得更简单有趣。学生在趣味识字教学过程中能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情感共鸣,提高学习主动性,掌握汉字学习规律,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识字教学的应用
2.1构建适宜情境,开展趣味教学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知识掌握程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愉快,轻松的状态下完成学习任务,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应与学生的学习节奏和内容相适应。当我们在进行汉字教学时就可以创设与汉字学习相关的情境,比如在讲解“呆”这个字时,为了创设与之有关的情景,老师就可以先引出话题—— “春天到来,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蛰伏了一冬天的蛹,化茧而出,都变成了美丽的蝴蝶,目睹了这件事的小明惊呆了。”以此引出了“呆”这个字,然后询问学生,小明惊呆了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学生此时会回答:“小明大张着嘴,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老师就会通过这样的情景,为学生讲解“呆”这个字,“小明张大了嘴”记为“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记为“木”。通过将“呆”分解为“口”和“木”两个部分,简化生字,方便记忆。在课堂上利用趣味识字教学创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加深印象。
2.2安排识字游戏,开展趣味教学
游戏对于小学生而言始终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安排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小游戏,比如利用读儿歌,猜字谜,成语接龙等方式来开展趣味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加深对汉字含义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将一个班级分为不同小组,老师出一个词语,让不同的学习小组分别做接龙游戏,哪个小组接的又多又准确就可以获得奖品,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和识字水平,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老师也可以通过猜谜语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先给出谜面,“一口咬掉牛尾巴”,“三水压倒山”,让学生根据以往所学的知识,猜出“告”和“当”字,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对所学的汉字做到活学活用,在趣味游戏中提升识字水平和创造能力。[1]
2.3巧妙利用多媒体,开展趣味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小学生对图片和画面更为敏感,利用多媒体进行趣味识字教学,图文结合能给人更为直观的感受和认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识字教学可以按照图片收集,图片讲解,图片展示,通过图片认识汉字的流程来进行,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象形文字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先搜集象形文字的“岩画”图片,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感知象形文字,通过图片猜想文字含义,初步了解古代文字的字形是来源于对实物形象的描摹。播放学习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概括象形文字的特点,例如“山”字像是三座小山,“水”字像是一条流动的河流。让学生明确怎样根据物体形状进行想象,掌握象形文字从意向到简化的过程。
2.4结合日常生活,开展趣味教学
生活中到处都有语文学习的影子,语文教育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记忆水平和汉字学习的主动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利用事件联想法,形象识字法去理解记忆文字,比如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分不清“泪”与“汨”的区别,老师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泪”字,了解其含义,让学生知道“泪”就是泪水,眼泪,水从眼睛里流出来,就是三点水加“目”,让学生明白“泪”字的正确写法。基于生活经验,学生会感到比较容易理解,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增强知识实用性。[2]
结束语: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趣味识字教学可以降低汉字学习的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认识到汉字的魅力,从而爱上语文学习。老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积极开展趣味识字教学活动,完成学生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燕.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学刊,2019(4):98.
[2]李玉梅,张会芳.新课程理念下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