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成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贾塘乡黑拐小学 755201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的设置主要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情景教学,展示其中的形象,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对知识内容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渲染艺术感染力,对文中内容进行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进行交流互动。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的目的,调动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展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定位,以此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创新素养;语文情景教学;整合策略
引言
创新素养是小学语文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主管教育机构重点强调了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标准和要求,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健全人格为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实现对我国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1转变主体对象,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新课改的发展首先应该要做到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让学生被动地学习课本知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及时加以引导。教师跟学生在课堂上共同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培养学生的个性。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多方面的教育,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认知,投入真情实感和学生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鼓励学生敢于寻找答案,追求更多的学习思路,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讲解《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秋天的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秋天的景象有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感受作者描写的秋天,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2基于学生实际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认知,人们容易在熟悉的环境中释放自己的天性,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年纪尚小,且很多学生仍比较害羞且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学习看法。
那么在实际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引入一些生活问题,又或者是生活例子,来创设一个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得学生在熟悉的环境里探究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课程教学情境的适用性,更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教师可以先从课程教学素材选择上,根据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引入课外的生活图片素材,以对课程教学内容实施优化。然后,根据相关的生活图片素材,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提出适当的问题,从而营造一个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寻找到问题的答案。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原本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内容比较枯燥,如若教师直接要求小学生理解和记忆古诗词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让学生感觉到语文课程教学的枯燥和无趣。所以,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选择可用的生活图片素材,以创设出生活化的课程教学情境,从而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古诗词内容的学习,进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呈现诗词中的一些生活自然景象图片,加深学生的记忆。
3将抽象内容直观化,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生活阅历、年龄大小等,而小学生因为阅历尚浅,无论是理解能力还是语言感受能力都不强,当遇到与现代生活相隔较远的内容时,学生往往会感到无法理解。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化解这一问题,成功攻克教学难点。具体而言,可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媒介,形象化、具体化课本中的抽象语言,在学生与教材内容间建立联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大量资源信息中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教材,突破教学难点。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景教学方式的应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以此更好地给学生以美的感受,通过情景化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当中,让学生更多地去实践探索,完善相应教育教学方式,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要不断地探索情景教学的应用策略,以此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薇.支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30(3):81-84.
[2]吴玲玲,刘海平.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6(9):233-235+238.
[3]慕毓琳.探究情景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汉字文化,2019(18):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