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教师进修学校 84470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余光中先生说:“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完成。” 电视节目《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说过:“朗读兴趣和习惯可以培养,需要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一、现状分析
可现实中,语文教师们为了尽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只注重自己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喜欢唱独角戏,讲的是师累生困,事倍功半。把以读促教和以生为本抛掷九霄云外。
二、正确认识语文教学中的“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不仅是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三、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是缺少不了朗读的。因为他对于孩子们有着以下不可或缺的作用:
1.积累语言 2.培养语感
3.丰富情感 4.助于理解
5.加深体会 6.增强表达
以读促教,帮语文教师减负,何乐而不为呢?
四、如何指导朗读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朗读呢?通过学习语文名家们的先进经验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 指导朗读要有目标有层次
1.初读课文要理解——感知课文“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会分析——体会课文“怎样写的?写得怎么样?”
3.三读课文能感悟——体会“为什么这样写”。
每次朗读指导都要有明确的指令、目标、 有梯度。
就如: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每次朗读都提出循序渐进的要求:读出(时间—意象—量词—叠词—空间—情感—写法)变化。进一步引领学生逐步地体会诗人浓厚而有深沉的家国情怀。
(二)指导朗读要有要求
教无定法,教法不一。在参加国培时,我的指导老师们就时常告诉我们这些话语。确实如此,因为恩师们自己在教学中就是这么做的,在经我们亲自实践时,感觉效果确实不错,立竿见影。为此我从高师们的身上总结到了以下可行的指导朗读的合理要求:
1.读文品美——品中学技——美中悟情——精神延伸(适合于散文、小说等)
2.读得准确——读得顺畅——读得动听(适合于古诗词和文言文)
3.读准读顺——读懂内容——读出情感——读会写法。(可以通用)
(三)指导朗读要有技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语文将我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再把她生动地品读出来加以体会,就能达到锦上添花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就能感受到语文那无限而又丰富的诗意美。如果掌握了有效的语文朗读技巧,就能达到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境界,最终使我们孩子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品行修养就会得到稳步地提升。细细品味,我们朗读方法真是数不胜数,如果长期坚持下去,熟能生巧,就形成了以下技巧:
1.朗读形式灵活多样。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主要有范读、 默读、齐读、自由读、个人读、小组、大组合作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配乐朗读、师生合作读、轮读、引读、接读……
2.朗读技巧妙趣横生。
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重音、轻读、停连、拖音,甚至连标点符号、量词、疑问词和句尾语气词“矣”和“也”都能读出味儿来,去词和换词对比着读等等。
3.可以结合文章的题目、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眼、预习导读和批注、内容、语境、情感等方面进行朗读指导。
4.对于表达作者自由、轻松、愉快、赞美、自豪之情的语句,可以指导学生读得欢快明朗或高昂豪放一些;遇到表达作者悲伤忧愁、惋惜痛楚之情、体现视野开阔的语句可以指导学生读得低沉或缓慢一些,一定要注意句尾语气词的拖音……
(四)指导朗读要有效果
指导朗读前,教师一定要全面吃透教材,内心深处能真正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和写作目的。把握好文本中的感情基调,自己一定要多听范读,多加练习读,将文本的核心情感读出来,读到位,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更好的指导孩子们进行有效朗读。在做好有目标、有要求、有方法指导朗读的基础上,最终是为了让指导朗读有效果。否则就是徒劳。要想做到指导朗读有效果,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须做学生朗读时的忠实听众。
在指导孩子们进行朗读时,教师们一定要仔细倾听孩子们在每次的指导朗读中是否有进步,是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2.发现问题要因材施教。
3.如有惊喜要及时鼓励。
4.不厌其烦达到最好。
5.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6.一以贯之终身受益。
只有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们进行耐心细致地朗读指导,才能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朗读习惯,既增强了孩子们的语感,又无意中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也能使孩子们和我们一样能真实地感受到语文那美丽无比的诗意美。让孩子们爱上朗读、爱上读书、爱上语文,成为爱上我们中华灿烂辉煌文化的好少年。看似是在指导朗读,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喜人效果,使孩子们能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