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李艳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李艳
        济南市清河实验小学        山东 济南25003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属于小学语文学科的重点教学任务之一,教师必须通过对多种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设施的综合利用,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四点简单分析了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自主阅读能力
        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手段,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自主阅读的热情不高,整体教学质量必然不够理想。新时期,如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兴趣与能力的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1、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应用多种教学资源,激励学生内心对于未知的渴望,唤醒对知识的需求,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毋庸置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产生是阅读学习成功的一半。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需要关注各年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与认知特征,明确小学生在课堂上很难保持长时间注意力,且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动机不强等情况。要利用多种方式与途径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开展自主阅读的兴趣。尤其是课堂导入语设计、阅读教学切入点、思考问题设置以及教学用语等,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分析。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习动力,使其阅读思考过程变成一种主动、积极而发自内心的行为,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要我读”变成“我要读”。
         比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由于小学生知识面有限,对那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也不够了解,他们很难想象圆明园的美景和侵略者的贪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圆明园曾经壮丽华美的景色和侵略者破坏后的场景,继而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随后,引导学生赏析课文中描述圆明园曾经辉煌的语句,使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再阅读课文后半段帝国主义的恶行,加深学生对战争与侵略者的厌恶。经过反复阅读,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语文阅读学习,已然具备一定理解能力,能够融入教师所创设的阅读情境,并结合自身理解,从课文语句中体会其中所渗透的深层内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适当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使他们对阅读逐渐产生自信心与满足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阅读兴趣的激发,还要使学生通过阅读形成自身感悟,促进其自主阅读与自主思考问题能力的发展。
2、重视知识储备,实现个性阅读
        学生属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关注每名学生所呈现的个体差异及学习需求,阅读属于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内容,在更为主动而积极的思考与情感活动中,深化自身理解与体验,从而有所思考与感悟,并受到情感上的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其中的乐趣。


        比如在“白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一个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组织开展自主、合作以及探究式的阅读教学,使学生通过自读划出文中的重点词句,随后通过讨论总结白鹭的形态与活动特点。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既有知识储备与个人喜好。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文中选择最喜欢的句子加以品读分析,利用多种朗读方式富有感情的将句子读出。在关注学生个性化特征和理解能力的同时,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分层效果。
3、丰富阅读方法,强化阅读效果
        自主阅读能力属于一种经过后天培养获得的能力,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其身心发展水平、学习经验以及认知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所以,在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抓准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效果的逐步优化。引导和帮助学生尽快学会自主阅读,掌握其中的方法,同时培养其积极进行自主阅读的习惯,这属于语文教学的关键点。
        比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要关注学生的学情:五年级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阅读古诗的方法,本课所安排的三首古诗不仅文质兼美,且浅显易懂,学生会对其产生较为良好的学习兴趣。在对本课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时,可以具体分成五个环节,即初步感知、深层探索、感悟拓展、课外延伸以及自学第二、三首诗,体现由浅入深的原则,贴合这一年段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应该先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和自学检查,随后再进行分组合作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统一重点讲解。因为小学生在认知发展水平方面仍然有一定限制,对于古诗词等内容的自学能力有限,依然需要教师进行指导。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过多的包办和代替,必须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在引导和鼓励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促进其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4、整合语文作业,保证阅读时间
        语文属于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在高年段教学中呈现出教学内容多、时间紧、作业量大等诸多特征。这不仅给学生带来的较大的学习压力,也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笔者认为,针对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的布置情况,可以通过对语文作业的整合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重复性、低效性的抄写作业整合到一起。比如,可以将抄写作业与练习作业相结合,从而在抄写过程中练好字,识记生字词;将阅读笔记与写话练习相结合,达到读写结合的效果,在读的过程进行思考,结合具体语境造句,这会使原本枯燥的造句变得更加有趣。如此一来,不仅节约了学生的课余时间,提升作业效率,还能为阅读学习挤出更多时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属于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值得我们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积极贴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需求,以兴趣为引导逐步深入,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焦新祥.自主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才智,2020(05):138.
[2]高秀丽.小学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四策略”解析[J].亚太教育,2019(10):87.
[3]张秀玲.阅读与悦读——谈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