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文特点落实阅读训练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思考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李婷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当前社会各界和家长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李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恰合吉牧场寄宿制小学,834714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当前社会各界和家长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这就使得学校教育不能再继续使用以往一直以来的教学模式,在原先的基础上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而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而言,不仅考验学生的背诵记忆能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自主阅读分析,从中提取出相应的深层含义。但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大多对文章阅读理解的能力相对较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日常的语言文字积累不足加上文字运用训练的缺失导致其阅读写作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聚焦课文特点,对其进行详细解读。同时在课后一定不能忽视阅读训练的落实工作,对学生的阅读以及语言组织能力进行不断的训练,充分培养其自主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课文特点;阅读训练;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培养
        引言: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将对其日后的人生发展起到直接的影响。对于学生而言,阅读理解的能力不仅是其所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同时也对其日后能否增长自身见识和提升自我情感境界产生重大作用。同时这项能力需要依靠长时间的积累进行精心培养,因此这就对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善加引导。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对于一些立意相对复杂深刻的文章无法很好的理解,因此可以利用一些比较易懂的童话故事或是寓意儿歌等对其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初步练习。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并抓课堂和课后,将课文特点讲解和课后强化训练相结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充分培养。
        一、聚焦课文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尚还年幼,其对学习的热情有时候完全取决于其文章内容的有趣与否,因此语文教师就要充分聚焦课文特点,对其中的趣味性部分进行适度放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时,课前教师可以首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一些动画视频,小学生对于这类内容大多兴趣浓厚,这样在课堂开始之前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来引领学生一起大声朗读,同时在集体朗读之后,教师还可以点名一些学生起身进行个人朗读,由于小学生的表现欲都很强,所以此举一定能使每一位学生踊跃参与,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学生对课文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多次的朗读也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所进步,这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一些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至关重要。而这个目标的达成也对语文教师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负责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一定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提升自身朗读水平,以此来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培养起其阅读兴趣。
        二、落实阅读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教师也要注意在课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使阅读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常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堂层面,从而在课后使学生得阅读能力得到持续提升[2]。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对学生的课后阅读进行任务布置,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自主挑选阅读材料的能力较弱,为了防止学生阅读一些不适合自身的的文章,教师可以凭借自身的经验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经典的童话故事,并且适当布置一些阅读任务,例如阅读完毕后同学之间进行内容复述等,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另外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进行故事的扮演,这就使得学生兴趣被进一步激发,同时,其在课后的阅读训练中会更加用心投入,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其语言表达和肢体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增强。另外再适当的以部分书面的阅读作业进行课后巩固,使学生的阅读和书写能力在这种不断且有趣的课后训练中得到长足进步。
        三、建立阅读制度,确保学生的读书时间
        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幼的原因,往往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加上爱玩的天性,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造成的结果就是课堂之上的阅读能有保障,而课后尤其是在家的读书时间根本得不到保障,而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根本不够的,往往就是在课后不断地进行阅读从而建立起语感,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必须要彻底扭转。教师可以建立健全阅读制度,给学生设置合适的阅读时长要求,并且要求学生在遇到不太理解或是精彩之处留下阅读笔记,并且记录好词好句和好的片段,在日常阅读中进行积累。同时家校互通,让家长进行监督,并且在阅读任务完成后进行签字,这样能够给学生适当的压力从而推动的进行课后阅读[3]。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充分使用出口成章软件,使学生在家也能进行阅读。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对于这些新鲜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因此这些软件的推广使用可以使学生充分投入其中,从而达到培养其阅读能力的目的。另外对于软件的使用,教师一定要对时间进行严格把控,寻求与家长的合作进行严格监督,避免小学生因为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出现用眼过度的情况。通过建立这种阅读制度,加上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合作努力,学生的课后阅读能够得到有效保障。阅读制度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对于一些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其阅读一些立意相对深刻的文章;对于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教师首先就要着重培养其基础阅读能力,循序渐进,进行逐步培养。而在这种良性发展之下,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巨大提升。
        四、结束语
        低年级的小学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只是由于其年龄较小,各项能力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善加引导。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切实贴合学生当前的文章理解水平以及自身性格特点等,着重培养其阅读兴趣,在课堂中抓住课文的特点,带领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美感以及其中丰富的情感,帮助低年级的小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在课后一定要进行持续性的针对训练,在日积月累中培养起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中也要兼顾人本理念,在训练学生答题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其人文素养,对于其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忽略。语文教师也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适当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从而为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热依汗古丽·白克达洪.对小学低段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对策及思考思路构架实践[J].明日,2019(20):230-230.
[2]唐彦怡.走进阅读收获阅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路径探究[J].好家长,2019,000(030):P.189-189.
[3]刘英.遵循单元训练体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阅读课文为例[J].小学语文,2019(5):43-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