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芳秀
广西省河池市都安县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地平小学 530732
摘要:新课程改革之后,德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很多问题。我村教育环境相对闭塞,学生中留守儿童相对较多,网络教学手段也还不够发达,要实现良好的道德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也要注意增强德育目标设置的针对性,强化德育手段。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农村小学生德育主观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小学语文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德育
引言:儿童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班主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农村小学生面临种种困难,心理情况比以前更复杂,新的德育要求也需要班主任教师革新工作理念,优化德育环境,也为小学生德育过程带来了更加新颖的感受,这给小学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农村小学生德育主观需求分析
(一)对强烈自制力的渴望。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和今后的成长依赖于个人的自律性。学生能否完全实现独立自主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
(二)对更广泛的人际关系的需要。农村的留守学生比重较大,他们一般会和祖父母住在一起。因为年龄差距,有一定的代沟,他们在交流中的共同语言较少。许多学生沉浸在电脑或电视中,与生活脱节。他们希望与更多的朋友交往、玩耍、抱怨和学习。
(三)渴望成绩优秀。很多学生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亲外出打工,孩子在家学习,同时也很懂事,能够一边做家务,一边进行学习。他们可取得优异的成绩,来向父母亲汇报,让他们在外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同时,他们也渴望在繁忙的家务工作之外,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希望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有人帮助自己[1]。
(四)渴望丰富的精神生活。农村的环境相对闭塞,除了电视与互联网上的内容,学生也渴望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能够与外面的世界保持充分的联系。除了每天的听课、写作业、复习、考试,还能够了解我到其他更多好玩儿有趣的事情,希望能够参加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或实践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二、小学语文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如何展开
(一)营造一种师生平等对话的德育氛围。只有在师生良好的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精神、主动性和态度、情感、价值观才能得到培养。新的德育理论告诉我们,德育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是长期的学习,最终是道德上的全面进步。教师应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便更好地与学生进行对话。在这种关系下,可以创造完美的场景;群体在共同研究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和睦相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不是从上到下的单一转移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过程。
这样,教师与学生一起创造,彼此分享经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自己,收获良好[2]。
(二)用好语文学科内容开展德育工作。德育环境的营造,要求语文教师利用好学科德育优势,发挥学科独特优势,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在学校中、在学习过程中,乃至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应该完成的事情,使他们尽可能完整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远大目标,主动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例如,《少年中国说》的教学,该篇节选出自梁启超之口,寄托了对中国少年爱国报国的希望,其价值观念与私利主义针锋相对,对小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致力于求知报国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对比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创作文章时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以耻感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强化农村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能力。班主任教师要重视心理辅导方法的运用,并在课堂和课外及时捕捉不良行为和心理变化。为了实现对学生道德、心理正常检测,教师需要定期开展研究活动,明确阶段性研究主题。例如,我村网络刚接通不久,很多学生对网络十分好奇,有的家庭相关家教不够到位。对此,班主任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从心理上向学生解释网络成瘾的形成过程以及克服欲望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心理手段分散注意力,实时控制和缓解问题学生因无法上网而产生的情绪。
(四)强化家校联系,关注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缺失爱护和陪伴,有很多父母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为孩子学习提供有力的经济扶持就行了,但其实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更为重要。学校可以为留守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联系设置平台,也可以定期帮助他们实现与校外家长、亲戚、朋友的视频通话,或者联系这些人为学生制作积极的、有鼓励性质的小视频,抚慰学生的心灵。对于在生活自理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由少先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帮扶活动,组织生活教师、班主任和学生组成结对帮扶互助组,帮助学生提高独立生活的自主能力,培养吃苦上进的优秀品德[3]。
结语:总之,小学语文班主任德育渗透的开展,需要教师始终牢记德育职责,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和影响发挥德育功能。然后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教师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目的地开展德育,结合实际生活发掘德育素材,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开展德育,以正向引导的方式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逐渐使他们树立起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淑艳.论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177.
[2]逄锦红.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6):50-52.
[3]李敏娟.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渗透[J].才智,2020(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