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士红
大庆市龙凤区龙凤镇向阳学校 黑龙江省 大庆市 163711
摘要:语文这门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课程,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教学内容。“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能提升学生阅读效率和质量,促使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群文阅读”的高效课程教学,能有效的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对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措施
前言: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式被逐渐应用到教学中。小学语文这项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关键,培养小学时期学生的语文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依靠教材内容对学生教学,学生对于知识点都是运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并没有完全的理解,这样就导致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逐渐下降。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一、通过群文阅读,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保证课堂质量提升[1]。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促使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氛围更加的活跃、轻松,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获取有效的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学《长城》时,这篇课文主要就是引领学生了解我国“世界遗产”,让学生们知道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课文中以精炼、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长城,将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展现的淋漓尽致,并且充分的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将文章作者的民族自豪感表达出来。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让学生的内心的情感有所变化,然后教师为学生推荐一些相似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总结一下阅读的文章中长城的描写与课文中长城的描写有什么不同,或者是相同之处。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能够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将课文内容记忆的更加深刻,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思维,让学生能与教师进行高效的互动,从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二、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中,多数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授学生知识,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语文课程感到枯燥、乏味[2]。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以讲解教材内容为主,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使学生不仅不能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还逐渐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降低。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重视学生的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改变一节课教一篇课文的方式,不仅要完成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描写的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教学目标,还要重视群文阅读教学方式的运用,为学生推荐与教材内容相似的文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多掌握几篇文章。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还能引发学生对新文章的期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促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以此来提升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带着求知的欲望,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
三、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了学习的兴趣时,接下来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3]。在新课程的教学标准中,明确的指出了:小学最根本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包括生活学生和阅读习惯。
例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篇古诗词时,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讲解诗词内容,而是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导入新课程。首先,教师在备课阶段,搜集诗词相关的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路程和阅历;然后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搜集到的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的阅读教师搜集的信息,促使学生对诗词作者有一个全新的了解,随后教师再为学生提供作者其他的古诗词,让学生仔细的阅读,细心的感受诗词内容;最后,当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导入新课,如“同学们,相信你们对诗词的作者以及其他的作品都有所了解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词探究吧!”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其他课文时,主动的做好预习,搜集相关的资料。这样能够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课文的好习惯。
四、通过群文阅读,拓展学生知识范围
虽然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其教材内容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不仅具有教育意义,还非常符合小学时期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但是,教材的容量有限,所编排的文章内容几乎都是固定的,如果教师只依靠教材内容开展教学,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以及知识的范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群文阅读,适当的引入一些课外的阅读素材,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时,当教师将课文中的重点知识讲解结束后,可以将与教材内容相关、类似的文章引入到课堂中,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范围得到有效的拓展。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更多的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让学生的知识范围逐渐扩大,同时还促进了小学语文高效课程的构建。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构建具有“群文阅读”特色课程教学,能有效改善传统课堂出现的问题,是当前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随着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基础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都在不断的创新,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承全新的教育理念,深入探索教学方式,实现教育事业改革的主要目的,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丁玲玲. 践行群文阅读模式 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以古诗词教学为例[J]. 考试周刊,2020,(66):37-38.
[2]段建琴. 群文阅读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J]. 家长,2020,(17):83-84.
[3]徐娴. 群文阅读视角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 小学时代,2019,(3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