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大贵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安家乡三官洞中心小学 442600
摘要:语文学科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学生们学习其中的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道德和个人品质进行引导和培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恰好也处于一个学习能力、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初具雏形的阶段,因此更加需要学校和家庭的积极引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对于思想道德的教育和价值观念的引导,不仅仅能够让道德教育落到实处,还能够不断升华和丰富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融合路径
前言:德育教育的内核主要包括了对于学生基本道德观念的教导和个人价值观念的渗入和形塑。学生只有具备与社会大环境相适应的基本道德意识和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才能够做到融入社会、融入群体。此外,每个人的人生发展路径各不相同,除了基本的思想意识外,每个人成长的环境和对于世界的看法都各不相同,这是个人价值观念的个性,同时也离不开老师的积极引导。
一、以身作则:老师要注重自身的正确思想和道德修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德育教育,最首要也是最根本的环节是老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老师作为语文课堂的引导者,不仅要在语文学习中给予学生引导,还需要在德育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这是让德育教育融入语文课堂的必要性。只有老师自身注重思想道德的修养和个人品质的端正,才能够实现德育教育过程中的言传身教,同时也能够确保德育教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诚然,德育教育不能只依靠理论和思想的灌输,更重要也是更有效的办法是用行动去对学生进行渗透和影响。
老师用实际行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修养的方面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的个人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其二是老师对于自身职业的道德遵循和职业素养。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秉持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例如在与学生的相处中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学会尊重他人和互相尊重,是正确价值观念形塑的第一步。在自身的职业修养中,老师要遵从师德,在教育学生方面要做到有耐心、要严谨,不偏袒任何一名学生。此外,还需要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职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质量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追求也是价值观形塑的重要方面。
二、辅助升华:让德育教育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升华
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可能性在于语文课堂本身就是从文字中吸收思想、获取价值、浸润情感的教育过程,这是语文学科的自身特性,也是其他学生无法完全实现的。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课堂,应当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适应的过程。
首先,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可以挖掘出来的价值;其次,德育教育的渗入,能够反哺学生对于所学语文知识的深入思考,能够有效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丰富度和学习深度;最后,两者的互相融合和充分互动,既能够实现我国教育工作中的德育教育目标,同时也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更多可能。
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德育教育,并让其反哺于语文教学,就需要从教材内容入手,从教材中挖掘与德育教育相契合的因素。例如,小学一年级下册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的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带领人民挖井,从而使村民能够拥有干净的生活水源的故事。在这篇课文中体现的不仅仅是领导人对于人民的关怀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警示着后人要不忘根本,不忘初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着学生思考作为平凡个体的我们,要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鞭策和鼓励自己,让自己也能够成为关怀他人、关心社会的人。
三、扎根实际:引导学生从自身现实生活进行深入实践
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课堂,更要不断延续到实际生活中。说到底,德育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个人的道德价值和意识观念,这些东西是存在于现实生活并为现实生活提供指导和服务的。因此,只有让德育教育回到实际中,从语文课堂的思考延伸到日常生活的实际行动中,才能完整实现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时也让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避免德育教育形成空谈、教条的局面。
例如,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方面都需要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来辅助。从个人实际生活来看,爱国主义的思想是十分必要和基础的,学生们也要从实际行动中力所能及地体现自身的爱国意识,譬如按时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在仪式过程中要认真严肃,做好每一个环节;再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的言论发表,同时也要对一些辱华的言论进行坚决的抵制。从社会大环境来看,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多对社会事件进行关注和思考,一年级的学生尚未形成自己完整的价值观念,但老师可以针对一些社会事件向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思考。
结语: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真正从学生个人发展出发进行思考,从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形塑入手,积极地给予其引导和帮助。这不仅仅是小学语文课堂可以实现的价值最大化,同时也让教育工作真正由考试教育、分数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人本教育。
参考文献
[1]黄怡.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策略[J].课外语文(下),2020,(8):59-60.
[2]徐洁,李雨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J].语文建设,2020,(2):50-53,58.
[3]宋巧红.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散文百家,2020,(20):45.
[4]夏锦萍,WendyL.BOWCHER.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爱国主义语篇的概念意义构建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