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指导中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张艳芝
[导读] 高三到了学习的最后冲刺阶段,高三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辛勤指导
        张艳芝
        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第一中学    162100
        摘要:高三到了学习的最后冲刺阶段,高三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辛勤指导。但教师经常会陷入急功近利的状态,出现适得其反的教学成果。因此,教师要及时对出现的教学误区进行纠正,及时总结相应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为高考助力。
关键词:高三语文;复习指导;误区
一、引言
        所有教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要想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及时对科学的教学方法加以调整。高三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就需要教师立足本职工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及时揪出教学中的问题,然后依照教学中的错误点及时加以修正,以此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科学的复习思路中提高学习成绩。
二、高三复习常见误区
(一)过于依赖大纲
        回顾以往的教学实践,只要有考试,教师就会参考大纲。其实大纲主要是复习的一条一条主线,因教师受考试成绩的限制和诱导。对学生的复习紧紧围绕大纲开展,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具体的原因是出在,教师认定所有的考试题目都是围绕大纲展开的,如果脱离题目。则会让学生知识的复习过于偏题,跑题,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会影响学生的整体成绩。但是过于追求急功近利的教学,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认为学习过于机械化,更多的是随着教师行尸走肉,教师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自己的任何情绪。
(二)复习过于抠细节
        大多数高三教师的神经崩得非常紧,总是过于担心自己哪个知识点没有给学生教到,因此在复习环节,每一个成语、词语遇到的意思都要仔细查找字典词典,甚至对于教材以及练习册上的每一道题都不放过,生怕考试中出到。比如:不假思索,里面的通假字“假”,一旦教师在课上遇到了这个词语,也会从多方面运用这个词语,把与这个词相近的句子都列出来讲解,加以解释运用。生怕学生错过了,或者在考试中遇到不会用法。其实,在高三的学习中,教师需要抓住重点,但不必过于细节化。面面俱到会让学生和教师都处于紧张的状态难以放空。然而教师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高三学生的情绪,学生紧张成绩的同时又渴望自由和放松。如果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对知识的学习细究方面,那么,则为其他学科预留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甚至都被语文学科的字词消耗殆尽。
(三)忽略教学方法的传授
        学生要想提高学习成绩,主要还是靠学习方法。掌握了学习方法即使脱离了教师,也能在考试中获取高分。

然而,教师时时刻刻盯着每一个例题和考点。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高频考点和重难点方面,根本顾不上对学生方法的传授。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需要鱼但也需要渔。尤其对于解题方法,很多学生更多专注于教学本身,没有让学生学会解题方法,这种时间的浪费其实是很低效的。
三、高三语文复习的应对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复习兴趣
        高三的学生时间有限,睡眠不足,且精力有限。要想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语文复习上,除了教师要告诉学生语文复习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告诉学生语文的占分比。通过对这些外在条件的诱导之外,让学生长久对学生保持兴趣远远是不够的。个人觉得,复习要依赖大纲,但不能完完全全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操作,适当的为学生进行模块化知识教学,让学生能体会到知识学习的乐趣。高三人教版的教材,多数都是通用版的教材以及考点,也就是全国二卷考试卷。主要是考查学生分析、鉴赏、理解等能力。[1]这几点知识的讲解可以从学生的六大技能培养。高三的学生都喜欢读美文,或者看作文,以及练习题上的阅读理解。那教师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不管教师对哪一章节、哪一类型知识的学习,都要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契机进行教学,也可以时不时为学生穿插一首小诗亦或者一个历史典故帮助学生调整紧张的学习气氛。比如在复习《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时,教师可以以谈心的形式疏导学生,远到囊萤映雪、孟母三迁的古代,高到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都有长期阅读的习惯,毛主席卓越的领袖才能和大量书籍的阅读分不开的,都是通过学习实现的,毛主席面对十年内战、抗日战争的压力和辛苦比学生辛苦多了,休息时间更短。其实,很多人都是非常的艰苦,但就是艰苦造就了他们的人生,每个阶段的人都会经历困难,重要的是每个人要学会将苦化为养分。高三的学习很苦,教师同样辛苦,甚至学生的家长更为辛苦。教师需要与学生共情让学生更多体会到学习的兴趣。有不竭的动力为自己的未来奋斗。
(二)传授方法,提升综合知识复习能力
        没有教育攻克不了的难题,知识的学习主要得益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传授好的学习方法。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好的教育不在于教,而在于方法的传授。高三的学习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3]教师需要尽可能的分析学生的短板和劣势,教给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如果不会解答也不受影响,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会的方法也能正确解题。
总结:高三学习阶段是所有师生、家长共同关注的时间段。对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对学习方法进行传授。因此,好的教育成果一定不是教师急来的,需要教师及时总结问题,纠正问题,让复习环节成为学生的加油站。
参考文献
[1]杨晔.高三语文复习指导中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45-46.
[2]郑云蝶.试论高三英语复习中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文理导航,2018:43-43.
[3]酉红静(文).高三英语复习中的误区与应对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19:197-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