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詹俊江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詹俊江
        广东省饶平县新丰镇中心小学  5151736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语文教学本身就带有陶冶情操、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基于此,本文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现状以及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理念渗透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想品德教育;理念渗透
        
        1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现状
        1.1对德育重视不够
        由于现行的教学评价标准单一,教师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现在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力”的学生出现。即使学校教师意识到这些问题,他们也无力改变这种状况。
        此外,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视,使我们只关注智育。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家长在评价教师素质时,往往用课堂表现来评价。如果一个老师教的学生成绩好,这个老师就是个好老师。在家长的需求里,教师应该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往往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1.2思想品德教育流于形式
        在目前的学校教育阶段,很多班主任没有意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也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智育上,更加关注学生成绩的发展,忽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不重视使得学生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没有实际意义,从而导致思想品德教育流于形式。
        1.3教师队伍素养不足,无法给学生树立良好形象
        思想品德教育并不能依靠书本知识去完成教育,而是应当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让学生从潜移默化中了解到如何做一个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优秀的人。要完成这样的目标,首先需要教师与家长提高自身的素养,将优良的品格传递给学生,在做人处事上,传递给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乐于遵从道德标准去完善自己,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建议、尊重法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目前有些教师只是单纯的去要求学生,而对自身素养的提高普遍缺乏重视,这对学生的培养十分不利。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理念渗透策略
        2.1“德育”在插图教学中的体现
        小学生会对一些比较新奇的事物更加的感兴趣,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去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举个例子来说,当小学语文教师在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述时,可以让学生去观察文章当中的插图,在学生观察插图的过程当中,通过有教师的正确引导,而后让学生去自行想象。

比如说在《小英雄雨来》这一篇课文内容当中,教师可以去让学生对本篇文章的插图进行想象,去让学生感受文章主人公当时的真实情感。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文章的背景,去讲述雨来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著名的小英雄,他虽年纪不大,但非常痛恨日本鬼子,他用自己的行动,积极支持八路军抗战,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无限热爱党,积极为抗日出力的英雄行为和爱国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能够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就可以去让学生自主的去表达他们对于主人公的见解,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的“德育”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感触文章所表达出来的一种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更加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2.2在课文朗读当中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其实可以展现在很多个方面,比如说在语文课文的朗读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指出一篇文章,去让学生有感情的去进行诵读。而在当小学生去进行诵读课文之前,就可以先教给学生怎么样去把握好文章的通篇情感,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朗读技巧使文章内容的朗读变得更加的富有情感。举个例子来说,小学语文课程《观潮》的朗读,在进行文章内容讲述之前,可以去选择一些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朗读,或者是由学生来自主的去对文章内容进行朗读。而在这个过程之前,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网上去搜索一些潮水潮落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观潮,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去进行介绍,让学生更加细致的去了解潮水的起落情况。而学生在进行文章内容朗读之前可以去观看相关的视频短片,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课文内容的过程当中,将相关的视频随之播放,使学生朗读课文的心情变得更加的澎湃。教师可以让学生富有感情的去感受文章内容的情感,通过《观潮》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的大好河山,在这个过程当中去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这其实也是“德育”的一种教学方式。
        2.3利用多种媒体,直观德育渗透
        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教育行业逐渐的开始采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情形,使学生通过对对媒体视频的观看或者听多媒体阅读的声音,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想象力,而且多媒体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并结合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寻找一些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动画等,刺激学生的感官,并帮助学生理解课程教学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在通过视频的观看后,教师通过对内容加以进行讲述,并在此其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对成长的道路改变一些幼稚的看法,使学生的心理能够越加的成熟。
        3结束语
        结束语:在当前教育的作用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在教师的引导,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李国林.新时期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8):152-154.
        [2]苟淑云.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28):246-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