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王世全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王世全    
        福建省柘荣县第三小学  3553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小学生认识世界的起步,还影响着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学习理解。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推进,教育学界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培养也给予了更多关注,通过文本细读,能够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教学角度出发,对文本细读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
        教师的正确合理引导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则是文本细读阅读教学中的关键因素。在阅读课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准确引导,能够较快融入文章的情境中,通过自身的阅读思考与情感共鸣,探寻文章主旨内涵与表达技巧。这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式,与以往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截然不同,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阅读能力,增强阅读理解,从而形成一种可持续的、终身受用的学习习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1.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教学现状
        目前,虽然广大教师都意识到文本细读的重要性,但是在当前的教学现状中,由于新旧观念交替、教学习惯、应试教育等方面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进行文本细读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一是文本细读教学节奏过快,内容平铺直叙,缺乏重点。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候,往往是按照惯例采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将文章主旨、结构等一套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而小学生的辨识能力与接受能力有限,由于留给他们进行文本细读的时间较少或者近乎没有,他们往往不知道哪些是重点难点,对于教师所讲内容也不能准确理解,这直接导致学生只能死记硬背,阅读质量下降。二是教师过于强调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阅读学习诉求,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上进行泛读、诵读等各式各样的阅读方式,却不能直击学生内心,学生的阅读诉求得不到反馈,阅读行为受到限制,自然不能够实质性的提升。三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在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文本细读教学,根据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方法方式等指导学生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接受能力、学习情况等重要因素。一些教师认为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学生却并不能从中感受到其有益性,由于方法不适合学生,学生们自发的阅读思考与感受甚少,阅读理解能力长久得不到提升。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
2.1  通过营造教学情境进行文本细读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其理性与感性认知并不足够成熟,存在情感与认知缺陷,对于一些事物的思考与认识尚有欠缺,不能完全达到文本细读的教学目标,因此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寻找合适的教学切入点,为学生营造有关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能够内的知识,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方的文本细读。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探究阅读中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兴趣点,使两者之间产生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进一步对阅读文本进行细读与思考探究。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时下热点时事、学生喜爱的动漫、游戏、电影等内容,以此吸引学生的关注,作为情境营造的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热点中的内容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让学生自动进入情感带入,同时根据文章的内容情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组织小组合作、游戏互动、角色扮演等,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于文本细读的体验,带动学生文本细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逐步进入有关情境,与文章情境产生情感共鸣,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整体体验,为接下来的深度阅读奠定坚实基础。
2.2 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与探究中进行文本细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考是文本细读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合理性的思考与探究,学生才能够在阅读中细细品味,深入挖掘,逐步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教师的教学开展需要围绕学生的认知情况与思维水平这两点,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脑力发展水平不成熟、阅历经验较少,一些成年人认为平常的事情,他们无法准确理解,因此,教师需要把握适度原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升值空间进行适度开发。教师的文本细读策略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利用文章中每一段具有思考价值的段落,确定文章的主线内容,以此为基准,对学生进行合理的阅读思考引导,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不同的阅读思考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为了获取问题答案,需要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精读与品读,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实现知识迁移,在掌握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细读,从而将文章内散落的知识点逐一分解,研究透彻,掌握文章的主旨、背景、情感,从而实现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水平与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文本细读上需要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习惯,还需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文本细读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语文阅读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确保学生在学习上实现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周艳.文理导航(下旬),2015(05).
[2]语境·结构·细节·语言———文本细读的四个维度[J].田新星.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