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永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华道小学 435200)
摘要:对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需要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我国目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总结,统一我国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课堂建设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构建方法,希望逐步建立小学高效数学课堂,更好地发挥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现象是过分重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忽视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需要数量的积累,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思维转变能力以及想象和创新能力。接下来,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建立高年级小学数学课堂,谈谈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一. 我国目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 无法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
师生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实际教学情况看,学生一直处于次要位置,教师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由老师主导多年,对学生的学习有完全的控制权。这使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课程知识,让学生进行多种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对知识的被动理解和学习,使许多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 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教学形式不新颖。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整个教学过程非常关键,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知识,是保证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但是,通过对一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分析,发现在许多情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采用旧的教学方法。旧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只能是被动学习,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领导作用。许多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无法充分实现学习的主动性,导致学习效率越来越低。尽管我国一直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改革,但许多改革仅仅是形式,根本没有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方式
(一)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探究性问题与学生通常会解决的数学问题不同,因此需要学生熟练地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及时渗透数学思维。例如,在“圆锥的侧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圆锥的表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利用已学过的公式自行推导,从而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次提出如下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1.现实生活中有圆锥形的物体吗?2.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它与底面有什么关系?3.把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它与底面有什么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动手实践一下,沿圆锥的一条线剪开圆锥的侧面,看看它是什么形状?侧面展开图各部分与圆锥的部分之间有何关系?如果要求圆锥的侧面积,你需知道哪些条件?圆锥的主视图是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各边边长分别对应圆锥的哪些边长?教师利用圆柱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同时为接下来的探索过程打好基础。
(二)注重探究题目的课后反思
在解决探究性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总结过程,以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点和数学思维方法,形成知识网络。以“统计”的教学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统计相关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解决综合性的统计问题。先让学生分成两组来进行统计实践活动:一组统计班上男女同学的身高,并将结果用恰当的统计图表来表示,还要计算出男女同学的平均身高,并将男女同学的身高和六年级学生的标准身高进行对比,计算班级的身高达标率。另一组对近一周来本地区早晚的平均气温进行统计,也需要用恰当的形式表示出来。生1:我们组是对我们班男女同学的身高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是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的,达标率则是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的。生2:我们组是对本地区的早晚气温的平均值进行统计的,统计结果是用折线图来表示的。师:在对不同的数据进行统计的时候,只有选择合适的统计形式,才能将统计结果清晰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样才能够起到统计的作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统计知识进行回忆,而学生在复习总结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在将来解决统计题目的时候就能够游刃有余。
(三) 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
在小学高效数学课堂建设中,应首先转变被动学习模式,以学生为核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自我思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给学生足够的学习和思考的时间。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交流,增强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和思考的深度,逐步实现知识的自我学习。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指导,确保学生通过指导逐步学习不同的问题,以加快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知识的速度,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在小学阶段建立高效的高年级数学课堂,必须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在小学高年级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在日常教学中合理运用各种数学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室里了解更多。对于课堂上的知识和问题,我们需要反思和回忆课堂上的相关知识,更好地复习知识,对课堂学习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记忆。
参考文献:
[1]陈灿海.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4):59-60.
[2]王茂君.任务驱动下小学数学预习单的设计与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20.
[3]伍昱臻.基于数学微课提高小学生“预学导学”效率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20.
[4]周曼钰.小学数学教材习题二次开发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