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曹博妮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科背景下的核心素养提升成为了各学科的教学重点
        曹博妮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道南学校  712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科背景下的核心素养提升成为了各学科的教学重点。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够有效开发其数学思维,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合理使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就是小学数学课堂需要发展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开展
        
        1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前,数学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教学时,往往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付诸于一般的知识讲解中,局限于教材中的具体知识和习题,这样的数学教学固然能够帮助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获取必要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数学成绩,但就长远发展来看,这会导致小学生发展的局限性。加强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则恰好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缺失。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涉及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还对课本理论知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对学生思维品质等方面有所涵盖。基于此,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局限,还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感和实践度。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就数学知识和相关思维品质培养方面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彼此的认知和理解进一步深入,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得以有效建立起来。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与发展可期可待。
        2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2.1多元设立目标,提升学生思维素养
        传统数学教学加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通过锻炼逻辑思维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规律,进行问题解答。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及知识总结能力,但也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定式,产生千题一式的学习状态,不会打破思维、另辟蹊径对其知识联想能力、应用能力都会造成影响。核心素养的思维素养提升包含直观想象、数学抽象两块内容,刚好弥补了传统教学一味注重逻辑思维培养的短板。通过设立多元教学目标,能帮助教师改变注重教学结果的应试观念,将一部分教学重心放置在学生能力培养和思维意识形成方面,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被动的听从教师指挥,通过自主探索感受数学魅力,遇到问题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解决,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2.2创新教学观念,奠定数学文化基础
        随着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全面推进,对于教师教学策略和思维也是极大的挑战,他们需要摒弃自身相对落后的教学思维,创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创设更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策略,迎合教学的时代需求。

从教学层面来说,教师则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应用能力,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和教学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大胆思考敢于猜想与验证,帮助学生树立发展学习观念,培养学生具有极强的数学应用能力,从生活与学习层面入手,将知识与理论更强势的融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而不是仅仅将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表层,适当的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认知到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性,挖掘学生潜在能力,体现数学教学的时代性和现实应用性,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应用价值,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率。
        2.3灵活教学手段,提升学生能力素养
        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才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而针对不同学科就要培养不同的学习能力。小学数学虽然是基础学习阶段,但其中涉及到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都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应灵活变换教学手段,增加与学生的课上交流,从而了解学生能力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方法。
        2.4构建数学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创新水平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创建数学教学情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育该素养,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教授教材内容,分析知识背景,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征,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构建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堂,增强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创新性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2.5丰富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工具素养
        核心素养培养的最终目的是适应个人发展与社会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将课本知识、能力思维训练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才能体现出数学学习的工具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找到书本知识与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点,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如在学完《小数的乘除法》后,教师可以在课上组织“逛商店”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计算不同种类的商品价格,找到最节约成本的购买模式。利用数学的计算、比较、分析能力找到最优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应用,培养工具素养。
        3总结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考验。因此教师应该详细研究课改文件,提高自身认知能力,通过目标设定,教学手段、方法灵活,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尤秀梅.强化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实践性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118.
        [2]赵启聪.小学数学对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4):153.
        [3]王春刚.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18(36):80-80.
        [4]陈建.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构成的分析[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8(2):20-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