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性化培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韦冬喜
[导读] 随着我国物质经济水平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在教育中也愈发地关注学前教育的内容和质量
        韦冬喜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市同老乡中心幼儿园  531404
        摘要:随着我国物质经济水平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在教育中也愈发地关注学前教育的内容和质量,以期能够更好地实现思想启蒙的作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将对注重个性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进行简单说明,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教育背景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主体,探索,突出,个性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在教育中也愈发地关注学前教育的内容和质量,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过于注重专业课程教育而忽视个性化能力培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常态,而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忽视不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甚至会极大地限制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本篇文章以“慢半拍的多多”为教育案例,引出我们在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教育背景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
        一、绪论
在日常教学中,我将对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以及多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予以重视。当前幼儿教育理论还对幼儿教学中还有所欠缺,尤其是导致出现这一情况的多方面成因。总而言之,当代幼儿教育理论强调关注幼儿,对这一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进行引导和激发工作,从而形成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名叫多多的孩子是引起我对本次论文主题思考的重要起点。多多像所有普通的孩子一样,存在着明显的优点和缺点,但是却表现出更加慢半拍的行为特征,很多时候同样的话需要多说几次他才能理解。因此,我一直觉得应该帮助他改正慢半拍的缺点,但直到有一次绘画课,其他孩子都能按照教学步骤规范地画出树叶的形状,但是多多却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了三片叶子并涂上不一样的颜色。在了解之后我才知道他不仅将银杏叶子花了出来,同时还依据了季节这一常识,这让我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改观,看似经常慢半拍的多多却能够以更大的耐心和包容心去细心观察世界。我还了解到经常迟到的多多是考虑到腿脚不方便的爷爷才故意走的慢一点,同时慢一点也让他有时间去观察除了课本之外的自然世界。
多多这一教学案例极大地启示了我,现有的学前教学模式仍然是不全面和不完善的,对他们生活能力培养上的缺失将会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不仅应该客观看待幼儿的特点而不是将其特殊之处视为缺点,也应该在教学中将开发幼儿潜能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而不是以单一的正确或者错误来评价他们的异常表现,并在他们身上贴上标签。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将帮助幼儿开发潜能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作为检验教学成败,而以考试成绩和规范行为作为衡量准绳,那么必将会对幼儿产生不利影响,必将是教学生涯的失败。
        二、本地区幼儿发展较发达地区的差异
本地区的幼儿教育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叫而言,其主要体现的是缺乏个性化发展。个性化发展主要表现为幼儿不仅在智力上表现出优异,同时在生活自理能力和个人意志上也有着良好表现。

其次,个性化发展指的是对幼儿才能和天赋的发展,尤其关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表现,才能更好地制定个性化发展战略。最后,从社会需求角度来说,个性化发展还指的是对幼儿今后的社会志向和职业选择,是帮助幼儿确定自己的才能和爱好甚至形成某一领域内专业的重要前提。因此,当个性化发展的概念成为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我们在改进教学大纲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地突出个性化特点。
        三、相关设施方面的缺陷
在教学设施上,本地区的幼儿园在户外幼儿场地户外器械以及一些自主玩耍,场地在设置中空间不够,其体育活动落实并不到位。同时,由于本地区传统理念的发展,很多父母和教师都会存在一定的偏见,而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就是引导他们在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能进行综合发展,避免在专业知识上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失去独立自主意识。
        四、提升教学水平的相关策略
        (一)教学知识的正确引导
新时期对于人才的需求并不仅仅局限在掌握深厚的知识,要想应对社会中激烈的竞争,需要孩子能够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由于将知识划分成了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造成了各个学科的割裂,如果未能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引导幼儿进行综合使用,他们不仅只能在每个学科中浅尝辄止,同时也无法深入认识各个学科的知识并加以实际运用,因此学前教育中融入个性化发展,就是督促幼儿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发挥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与幼儿进行共同合作和探究,借助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实现对幼儿潜能的开发。
        (二)教学资源的稳步拓展
就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在开展个性化教学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是,个性化发展所表现出的原则之一就是“少即是多”,我们家长和教师总是担心给予幼儿的不够,但在实际上却远远超过了他们真正的需求,而个性化教育却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让幼儿所处的每一个环境和面对的每一个事物都成为学习的对象,让知识的来源能够以其本来面目呈现出来,幼儿通过耐心细致地观察就能从中探索到知识的奥秘。
        五、总结
小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大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我们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只有及早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更好地开发他们的优点和潜能、开发多样化教学资源,都需要我们将个性化教学理念融入到学前教育中。
        参考文献
[1]臧志军. 关于职业教育偏见与刻板印象[J]. 职教论坛, 2016, No.621(05):3.
[2]巫春华, 余潮青. 论克服认知偏见对思想教育的阻碍[J]. 中国成人教育, 2006(2):60-61.
[3]赵文涛. 中职学校学生、家长、教师外显—内隐职业偏见的研究[D].
[4]钱国宏. 向瑞典人学习尊重孩子的人格:人前不教子[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1, 000(005):30-30.
[5]赵文涛. 幼儿学校学生、家长、教师的德育研究[D].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