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游戏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焦国锐
[导读] 游戏作为一种趣味性较强的实践形式,对于低年级小学学生而言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焦国锐  
        河北省邯郸市邱县南辛店中心总校  河北省邯郸市  057450
        摘要:游戏作为一种趣味性较强的实践形式,对于低年级小学学生而言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常常通过将游戏形式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小学数学课程的游戏化进程推进。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使数学教师更好地统筹游戏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使课程游戏化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出其形式上的教育意义,教师应该首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特征做好相关教学策略的制定工作,以此为自身在教学中的课程游戏化实践提供理论性的指导方向。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教学; 游戏教学; 有效策略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然而,在实际数学教学课堂上,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理论的讲解上,从而使得学生对枯燥的数学课堂失去了学习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产生了恐惧的心理。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尤其是在小学低段,学生非常喜欢在游戏的情境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感受。尤其是在面对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时,教师如果将其转化成为游戏中的内容,学生在接受起来更加方便,并且能够更快地进行理解和掌握。
        一、教学导入游戏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程中的初始环节,在该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够初步建立起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概念,并为学生后续课程中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利用游戏的形式对教学导入环节进行创新,并引导小学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导入游戏实践之中,往往能够利用游戏的趣味形式快速地吸引小学学生的兴趣,使其融入到游戏实践中初步接触数学内容。由此利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促成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的提高。
        例如:在《玩具》这一基础性的识数教学课程中,为了使一年级班级中的小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在课程开始即组织班级学生开始了抢玩具这一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引导几名小学学生来到讲台这一班级的开阔地带,并将事先准备好的玩具游戏资源放在了指定位置。之后在教师说出“机器人”等对应玩具资源的口号后,参与游戏的学生需要跑到玩具资源堆处寻找出符合教师要求的玩具。在游戏中教师特意按照1~5对其中的游戏资源进行了布置,并按照由小到大的次序依次喊出数值相对应的玩具种类。因此在游戏结束后,学生将按照抢到玩具的数量进行排序,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其中排序的方法产生了疑问,这种求知兴趣将驱动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后续的课堂探究过程之中。
        二、教学过程游戏化,加强师生沟通
        由于低年级小学学生的数学素养还处于初级的形成阶段,所以现阶段小学数学体系中的大部分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还十分抽象,这就导致学生在课程的实际学习环节中理解知识的效率难以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游戏这一实践形式的利用,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建立起对数学知识的具象认知,从而提高数学理解效率。
        例如:在《过生日》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书面化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十分抽象,不利于小学生快速地掌握比较物体的大小和多少的方法这一数学技能。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知识对课堂实践进行了游戏化的创新。在课程中,在教师的要求下学生将随机在自己课桌范围内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大的物体,并在教师的口令指导下在特定的时间与自己身边的同学进行对比。之后胜者将进入下一轮,在寻找最小的要求下找寻自己身体范围内最小的资源。通过教师组织学生的游戏参与,学生能够真正在游戏实践中形成比较的具象概念,并掌握对比大小与多少的方法。
        三、教学情境游戏化,提高探究能力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组织学生参与情景化的游戏方式,在课堂中构建起游戏活动情境。以此引导学生在游戏情境中对知识的模拟应用体验,使学生能够在体验中更直观地看到数学知识的利用方法,使学生在知识应用体验的强化中得到知识应用素养的强化。
         例如:在《买铅笔》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则组织班级小学生开展了情境化的游戏实践,引导小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参与到了模拟买铅笔的游戏过程中。在教师准备的游戏资源辅助之下,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再现了生活中购买铅笔过程中所开展的实践行为,并利用所学习的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了情境下的购物相关问题。在游戏情境之中,学生能够真正体验知识应用的过程,并看到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学生未来的数学知识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巩固课堂内容数学练习是学生提高技能、发展智力的关键。低年级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下进行笔算、口算练习,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将练习内容融入数学游戏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设计黑白棋游戏。游戏规则为: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执黑白棋,学生根据非重复计算结果在答案卡、加法表中放若干棋子,两人轮流进行。比如,由甲同学开始:1+1=2,学生在答案卡第2格位置和加法表对应位置分别放置一枚白色的棋子;乙同学随后计算:0+2=2,根据结果分别在答案卡与加法表中放置黑色的棋子,两人轮流进行,直至加法表中所有的空格都被棋子填满。答案卡位置遵循的是覆盖原则,后算出答案的覆盖先算出答案的棋子,也就是说乙拥有占据第二格的权利,第二格为黑色的棋子,按照此规则进行比赛。最终棋子数多的人获胜。
        通过此游戏,学生能够积极探索赢取胜利的策略,不仅能够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求知精神,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此外,学生通过游戏还能了解到学习必须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实事求是获取最终的结论。学生在游戏操作中能够探索数学规律,掌握数学原理,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手、嘴、脑同时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数学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天性活泼、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的特点,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并对学生做好引导,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强化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