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王正
[导读]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王正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210046
        摘要:“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进而为“精准化教学有效性”目标的达成打下了坚实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小学高年级数学,就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性展开了系统化剖析,以便于在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确保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互联网+教育”;有效性剖析
         引言: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师生的友好沟通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与此同时在确保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一直以来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现状始终不容乐观,为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开展教学工作,是目前取得预期教学成就的重要战略渠道。
         一、信息技术的技术有利于不断挖掘教育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由于课程本身的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再加之教育工作者课程教学理念的传统化和模式的单一化,导致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学生厌学情绪十分严重,长此以往在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伴随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广泛应用,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教育工作者可结合学生实况和教育目标,通过在互联网教育平台中搜集相关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由此在确保教学方案制定合理化和科学性的同时,保障了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以便于在拓展教师知识面、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全面化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伴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视频和图片等元素,将原本抽象化的内容直观化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便于在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同时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并在全面化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手段在应用过程中,为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利用技术手段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在降低学生对课程抗拒情绪和抵触心理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最终为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如在进行《图形与几何》课程教学时,对于部分学生而言,由于他们自身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想象出几何的立体化模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将大打折扣,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创建数学几何模型,而后通过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设备将其直观化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在帮助学生构建几何图形空间观念的同时,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二、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小学阶段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是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有效性目标实现的重要体现,对学生全面化发展目标的实现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营造轻松学习氛围以及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目前改善当下教育教学现状的重要战略渠道。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教学中,为确保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教育工作者需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具体来讲就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明确自身活动组织者的教育角色,在活动正式开始时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之后针对小组学习困境进行引导,在保证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化开展的同时,增加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价值,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展示教学内容,以便于在加深学生对内容认知和理解度的同时,形成自主探究意识,进而为后期教学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如在进行《分数乘除法》课程教学时,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教育工作者可首先介绍关于“分数乘除法”的基本原则,在确保学生全面掌握“乘除法”概念的基础上为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可通过为学生创建探究平台,之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相关问题“分数乘除法的方法有哪些”展开探讨,由此在全面激发学生探究欲和求知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后为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还要借助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设备的动画、视频亦或是PPT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化观察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过程,而后根据所学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以此来全面化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言而总之,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现代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优化课程教育教学结构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改善了当前教育教学现状,也为教育有效化教学目标的达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应国,徐海华,张建东.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学周刊,2015,12(11):111-112.
        [2]曾海琴,李雯雯,李志涛.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课外阅读:中下,2013,12(2):142-43.
        [3]张万贵,徐海.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J].俪人:教师,2014,12(21):119-120.
        [4]周小瑶.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3,12(2):195-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