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王林艳
[导读] 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紧紧围绕“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主旨,
        王林艳
        广南县第一中学663300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紧紧围绕“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主旨,充分认识培养化学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开展。教师应重视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的培养、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意识培养,不断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虽然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教材的编写对实验操作及探究非常重视,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究空间,但受应试教育、硬件设施等因素影响,高中化学教师比较重视教学成绩,想要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高中课程安排时间紧凑,为了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有些教师为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有些教师忽略了化学实验课教学,仅以实验演示代替学生的实验操作,学生旁观演示实验,很难获得对化学本质的理解;还有些教师只重视实验结果或结论,忽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探索,用“讲实验”替代了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学校化学实验室的建设欠佳
        化学在高考中占有较高的分数比重,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因此,学校比较重视高中化学教学成绩,忽视化学实验操作,对学校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不够重视,实验室的各项设施不够完善,部分高中在化学实验器材配备上存在不足,或者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器材损害后得不到及时修补的情形。这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难以达到合理科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仪器、药品、器材等实验资源的欠缺,会影响化学实验的进程,进而影响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受挫,久而久之,学生也对化学实验提不起兴趣,影响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化学素养的培养。
(三)学生欠缺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
        受应试教育与教师化学教学对实验重视程度不够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不强。一些学生单纯重视做化学题目,对化学实验存在抵触心理,认为化学实验了解一下就行,不愿意参与动手实践,导致实验操作能力较弱。还有一些学生对化学实验缺乏本质认识,缺乏化学思维引导,未能认识到化学实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之间存在的深度关联,以为化学实验就是简单地调制一下试剂,虽然对化学实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仅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本质,实验稍作变化便不能灵活变通,未能真正达到实验操作的目的,导致学生欠缺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达到国家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实现课程育人目标,必须重视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师需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在实验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科学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不自觉被吸引,真正投入实验探索之中,发现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优化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与同伴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逐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注重对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化学思维能力培养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化学思维能力将大幅提升教师的化学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化学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科核心素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准确而深入的分析。在化学实验中,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抽象,获取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化学物质变化规律,更在实践中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批判性思维能力也非常重要,它帮助学生提升判断力与洞察力,对实验过程进行客观、科学的观察与分析,通过实验,获得真知。创新思维能力是当下乃至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具体而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概念、化学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抽象概括、推理、猜想以及假设的能力,将实践自主权下放给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准确而又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实现化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为促进高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需重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并不缺少对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但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在书本与大脑之间碰撞、对话与交流中完成的,是静态、二维空间的思维训练与培养。对学生动态、立体思维能力训练必须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完成。实验探究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践活动,教师应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实验探究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实验探究教学。对于实验探究方案、文献查找、实验仪器和药品的准备,药品用量研究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派学生完成。对于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突发问题,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采取措施解决,通过探索、完善实验过程,获得实验结果,总结其中蕴含的化学规律。另外,对于条件受限、不易成功的的实验,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原因,采取替代措施改进实验,放手让学生设计、操作实验,这一过程可检测学生提出问题或猜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表达化学探究结果的能力。这些都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结束语
        综上述,为充分落实新时期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的以德树人新要求,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特点,提出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五大要素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众所周知,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有赖于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独特价值,鉴于此,探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关于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渗透[J].王子维.??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18)
[2]基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J].邹致富.??成才之路.?2019(03)
[3]分析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徐丹悦.??陕西教育(教学版).?2019(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