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王丹丹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品质
        王丹丹
        常州市金坛区薛埠中学 213245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品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意识,有效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持续提升。本文立足新课改背景,主要就初中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增强问题的启发性和挑战性,带动学生动手动脑,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数学能力。
一.问题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就可以将学生带入到某种情境中发现问题,以引出学生新旧体验间的矛盾,市学生产生反省性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促使学生顺着问题的指向展开思考,并提升学习钻研的积极性,从而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促进学生对学数学的理解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运用“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数学知识设计为一些和学生生活接近、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增强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更好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产生问题意识,从而打开了思维的大门,开展积极的思维探索,推动问题更好的解决。四是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已有知识和新知识间的矛盾,使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策略
         1.巧妙制造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知识内容,善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有趣新奇,跟着老师设置的疑点,持续探索下去,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一般讲,初中生的思维在遇到问题时是最活跃的,假如老师设计出的问题别致新颖,就能够激发学生借助旧知识和其他知识有效解决疑问,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教学《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大家可以不登上山测出山高、不解近敌人测出敌我间的距离、不过河测出河宽吗?这些带有悬念的问题情境可以把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迅速激发出来,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也成为了学生开展深入学习的重要驱动力。


         2.借助数学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虽然有着较强的严谨性和抽象性,但它也是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讲述数学的发展历程,融入一些数学方面的历史故事,以情动人,抓住学生好奇心这一心理特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提升教学的效果。比如,在教学黄金分割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千姿百态,虽然植物的叶子形状各异,但是其在茎上的排序是有规律可循的,从植物茎的顶端往下看,可以发现每两层中相邻叶子间约是137.5度角,经证明,此角度对叶子的通风和采光均是最好的。因为圆的一周为360度,360-137.5=222.4,137.5:222.5约等于0.618,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随意排布的叶子中,竟然也隐藏着神奇的0.618。科学家还发现,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外界环境的温度是人体温度的0.618倍。
         3.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积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出相关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其实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我们的生活和数学知识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尤其是新课程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让学习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引出数学知识,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教学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知识时,老师可这样导入:大家在生活中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啊?学生就会说出许多例子:硬币的面、汽车的车轮、瓶子的盖、圆桌的面等等,然后老师再提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却不做成椭圆形或方形呢?学生就会说,做成方形或椭圆形的车轮滚动时不平稳,那么为何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平稳呢?对于这个学生都熟知的问题,却很难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科学、准确的回答。此时,教师要抓住机遇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研究圆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知识大家就会有清晰的认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学习,从而主动进入到新课知识的学习中。
         4.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并且成为老师教学的得力助手。在具体教学中,老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努力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运用图文声像并茂,能够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数学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之,问题情境创设主要是指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意义,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创设生动丰富、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剑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情境设计与创新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8).
        [2]张鑫昕.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与研究[D].延安大学,2019年.
        [3]季学平.对新课标下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8(02).
        [4]郑银花.谈新课改背景下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