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华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凤仪乡小学校 637600
摘要: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偏重于理性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特别是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等方面,但传统教学在阐述数学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引入,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困难。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课件和几何画板两个方面,用例子来简要阐述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意义,供广大读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整合;新课程背景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要求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的被动性和单调化,注重师生之间沟通的多样化,以往教学方式主要依靠教师板书或者口授,往往会导致单一化和固定化。教师不仅是传道受业解惑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之间相融合,改变了以往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积极的主动学习,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下面由函数与方程和直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为例,说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函数与方程教学的整合
在初中阶段,学生初步接触了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之间是一种对应关系,比如一次函数对应一次方程、二次函数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等。不同的函数有不同的性质和图像,函数知识较为抽象,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传统教学借助于板书作图,需要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且容易导致课堂授课呆板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多媒体课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它是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是每位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例如学习一次函数时,斜率和截距是两个重要的变量,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的方式演示,当截距不变斜率发生变化时,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当斜率不变截距发生变化时,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
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函数图像的变化过程,且图像更为精确,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果单纯用黑板作图方式,一来不易还原整个变化趋势,二来学生容易走神,课堂参与率不高。几何画板是一个有力的现代化教学软件,且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在课堂中,教师可预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动手板演,亲身体验这一过程,感知斜率和截距的变化对于函数图像的影响,提高课堂授课效果。
再如学习二次函数时,要通过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来研究其图像,开口方向、对称轴、定点是其中的关键变量。同一次函数的研究过程类似,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表达式不同的二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其异同点。而且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等,此时不同函数之间需要进行归纳总结。同样的,可以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不同类型的函数图像,对比明显,且大大节省了教师现场画图板演的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授课效率。让学生自己观察不同函数图像的特点,师生之间互动,共同归纳总结,可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直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的整合
直线和圆是两个重要的平面几何图形,当学习直线与圆之间的标准方程后,自然会考虑到直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研究方法通常为代数法和几何法相结合方式。
在平面内,直线与圆之间有相交、相切和相离三种位置关系。直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中,渗透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教师可先让学生小组自主探究,然后引导学生指出分类讨论的标准(圆心到直线之间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大小比较),根据这一标准现场板演,再播放多媒体动画,还原整个过程,直观形象。同样的,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动画演示的过程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即:将直线和圆的代数表达式转化为平面图形。
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助于教学过程中传授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数学思想的学习是在探究新知识过程潜移默化中获取的。传统教育往往忽视这一过程,侧重于对结论的识记,而且只借助于板书的方式,满满当当一黑板,学生不易抓住重点。在探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类似的例子不一而足。
三、信息技术与其他数学知识教学的整合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背景下更加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在未引入类似于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时,传统教学会遇到诸多困难。例如,难以用文字表达函数图像的变化过程、板书作图需要耗费较多课堂时间且不准确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与其它人文类学科相比,数学偏重于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性思维,概括性和抽象性是数学的特点,初中学段是学生类比迁移、比较分类、分析综合以及数学建模等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将抽象的逻辑的转化从具体的形象的是初中数学老师设计导学所考虑的问题之一,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使得教学情境印度更加生动活泼,用动画形式还原整个变化过程,改变了以往口述不易表达且学生不易理解的困难,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同时有助于教师更好的控制课堂教学进度,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教师课堂任务的开展。
不仅如此,类似于几何画板等现代化教学软件的操作简易,初中学生对现代化信息技术本身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几何画板对于他们而言,并不复杂。有些知识点,特别是数形结合方面,学生如果自己动手操作后,印象更为深刻,理解更加充分,使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之间相互融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虽然数学课堂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技术大有裨益,新课程数学标准要求注重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但是我们不能过分的依赖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如果课堂教学只有多媒体课件,而缺乏一定的板书,同样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运用得当,会取得积极的正向课堂反馈效果。
四、结论
总之,得益于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环境得到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学质量有了质的改善,我们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将文字、音频、动画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形象化思维。
参考文献:
[1]颜子超.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考试周刊,2019(48):112.
[2]陶丽.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的整合[J].考试周刊,2018(A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