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虎军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凤仪乡小学校 637600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汇集了古人几千年来的智慧,也是开启现代人逻辑思维和智力全面发展的关键。初中数学在教学阶段,依旧存在众多教学问题,其课堂活跃度下降,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减弱等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而现阶段,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教师及学校研究和调研的主题。而笔者将从现存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出发,分析现存需要解决的重难点,然后结合案例,总结对于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关键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
在教学的改革和变动下,初中数学已经脱离了原来的传统教育模式,开始由过去的填鸭式教育开始转变为互动式等多种教育模式。而这样的教改模式的变革,除了可以帮助教师减少压力,还能通过教改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说初中数学的改革在不断的深入,但是在变革阶段,依旧因为生源问题及教师专业度等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在减弱。
一、现阶段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主要问题
1.教学形式和内容匮乏,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
互联网教育及其它教育方式的改革,对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冲击,尤其是学生一旦接触了网络教学后,整体的学习接受方式也会发生转变。从目前的教学模式来看,大部分教师教学方式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阶段,这种案例+知识点的灌输模式让众多中学生在学习阶段无法接受,甚至部分学生已经出现排斥的心理。若是在不改变教学的方针和手段,在后期课堂有效性的改革过程中,难度将会频频增加。
2.照抄教材,学生互动差
初中数学的授课模式不单单是知识点讲解和案例教学这么简单,但是笔者通过学校的数学教学课堂模式看,大部分教师和学生的授课主体依旧存在教师台上讲解知识点,学生台下听课的情况。这样的灌输模式,看似在学习,实际只是知识点宣贯的一个过程。虽然说这样的方式,可以推进学生学习的进度,但是大部分学生却还是排斥这样的教学模式。因为长期的知识点输出讲解,会让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思考和互动能力,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学习起来效果差,只会生搬硬套,而不能对整体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
3.教师过于严厉,课堂氛围差
在初中数学阶段,教师只是作为传授知识和引导大家学习的引路人存在的,但是在大部分学校,笔者发现教师在授课阶段,主导地位非常明显。甚至部分学生提问这个公式为何这样展示,却遭到教师无力的谩骂。若是教师长期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在后续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甚至不理会教师讲解的内容,长期下来,学生的逆反心理加重,学习成绩也就一落千丈。而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开展。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在初中教育阶段,其大部分学生的各项能力发育不全,加上自我好奇心及叛逆心理加重,又加上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因此,若是不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还会让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初中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变革中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变革方式:
1.开掘有创意的教学内容
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积极性,还是离不开教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
想要改善过去学生对学习排斥的心理,教师就需要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在教案和课程大纲中融入有序、有创意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如何研发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呢?如讲解圆的定义和知识点的时候,若是单纯上理论和案例学习起来难免会非常枯燥,这个阶段,身为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引导。利用奥运会的5环,为学生普及圆和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个案例,让学习自己轻松理解他们的位置和关系,这样可以为下一步深入学习下一个方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可见,知识点的扩展,案例的挑选和教师对本章节重难点灌输的内容,除了需要有趣、精彩外,还需要有亮点和卖点,这样学生才能快速切入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去。
2.利用生活案例教学,加强学生体验感
数学学习,其实是观察和生活案例的综合。对于数学教师而言,除了考察学生各章节的掌握能力外,还需要引导学习利用日常的生活案例,去观察和解决数学难题。如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其实对这些形状是没有概念的额,那么,如何计算他们的体积和面积呢。教师在课堂设计的案例中,可以融入家居环境展开描述。让学生利用卷尺、皮尺等方式测量自己客厅的长和宽,然后在计算出对应的面积和体积。这样的课堂参与+知识点讲解的过程,学生不仅掌握快,而且学习主动性也会比直接将图片要强列很多。
3.构建喝血愉悦的学习环境
数学学科,虽然枯燥,但是教师在知识点讲解阶段,还是需要塑造好的学习氛围,如在开课前,利用引导的方式及提问的方式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比如说提到圆周率,教师可以谈及圆周率的π是谁提及的,然后引入圆周率的概念和π的概念开展教学。但是科任教师需要注意,在授课阶段,还是需要摆正自己的立场,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自己只是引导,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适当调整教学方案,更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通过互动的方式,去发现学生的优缺点,然后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才便于帮助他们打消学习数学阶段困难的难题。
4.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在学习数学阶段,没有教师引导向自己积极开展复习和预习朋友难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提前给学生布置一些小的作业。这些作业不限于书本的知识点复习,而是通过课外的知识点,让学习先对下一堂课程知识点有深入的把握。比如提到圆的计算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上一堂课程中布置作业,让学生去了解圆周率的计算方式,π的由来,祖冲之和圆周率有什么联系。然后利用这些小TIP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待第二堂课程开课的时候,开展问答及互动,来促进大家积极展开当堂课程的探讨。
三、结论
总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一直是目前国内数学教学过程的难点和痛点,但是对于数学教师而言,还是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引进先进的案例和教学方式,才能加强国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变革。另外,对于教师而言,一定要转变个人立场和授课中的主导地位,以辅助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提升国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和学生参与感。
参考文献:
[1]张金鑫.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8(29):98.
[2]邓远林.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8(28):118.
[3]韩天英.试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9):52.
[4]张琳琳.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的有效性[J].考试与评价,2018(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