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秀芬
石狮市祥芝中心小学 3627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调整,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尚未得到全面发展,做好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是小学教师光荣而又艰巨的一项重任。其中,小学数学涉及各类数的认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不同图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单位换算等一系列内容,为中学阶段的学习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通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拓展数学思维、灵活运用相关技能、促进智力发展变得极其重要。
关键词:数学学法指导;学生;数学素养;影响
引言
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大多都比较抽象,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形象具体思维主导的,他们的抽象思维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很难理解一些数学理论知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数学学法指导对学生数学素养影响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从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这个新课程改革之下,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和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式,但仍然有一部分教师没有及时地转变,选择的教学内容依然枯燥乏味,采取的教学形式依然单一。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存在一部分人只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在课堂上一味地将数学基础知识灌输给小学生,教学课堂氛围十分呆板、沉闷,这严重打击了学习积极性,甚至一部分小学生已经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理[1]。另外,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位置,依然由自己主导着整个教学课堂,小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样不仅影响着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大大阻碍了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2数学素养下数学学法的措施
2.1运用问题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主动学习的有效开展。
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将角色扮演、合作教学和问题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丰富教学活动的类型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负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促使学生对天气预报等相关信息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天气预报广播中的负数是多少,并对数学函数及性质等相关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设置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行为的形成,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2丰富生活化数学教学的形式
受很多因素的限制,以往小学数学教师一直秉承的都是应试教育理念,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是利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教材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生硬地将数学基础知识传递给小学生,而忽视了对小学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很难将自身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这样既枯燥又乏味的教学课堂上,因此,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活化数学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采取正确的手段来创新教学形式,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为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建构并掌握知识,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观察、归纳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在解答不同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例如,在教授加法运算定律时,可设置如下小问题:问题1:张叔叔准备和小伙伴骑车游玩三天,第一天上午骑了43千米,下午骑了55千米,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呢?同学们可能采用不同计算方式得出同样的结论,即43+55=98(千米)或55+43=98(千米)。在该计算过程中,帮助学生探究加法交换律。问题2:张叔叔骑车过程中,第一天骑了98千米,第二天骑了92千米,第三天骑了88千米,这三天总共骑了多少千米?同样地,同学们可能采用差异化的计算方式得出相同答案,即(98+92)+88=278(千米)或98+(92+88)=278(千米)。为此,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个数相加过程中,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正确理解加法结合律。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方式与方法开展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以此不断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丹艺,于泽元.不同成熟度小学数学教师的师生对话比较研究:基于课堂实录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7(12):72-77.
[2]黄海荣.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9(3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