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举措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冯天竹
[导读] 伴随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和深入,
        冯天竹
        西安市西电中学  710077
        摘要:伴随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和深入,成为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由于其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信息获取的速度性和信息分析的精确性,为师生提供了全覆盖、多层次、移动化、便捷性的教学平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不但满足了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需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创新
        引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集中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让师生都能够更加自然、方便地运用信息资源,让高中地理课堂更加人性化、趣味性,对于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意义,为教学策略的改革也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课改强调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让教师将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其一,信息技术融入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一言堂”的弊端,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则发挥辅助、引导作用。以往的地理课堂往往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或灌输式教学,教师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育,学生被动学习,在课堂中的自主探究意识不足,学习兴趣不高。21世纪是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的时代,它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相较于教师的个人知识来说,信息技术能够为师生搭建一个图文、音频等资源共享的平台,实现地理知识的全面搜集、高效加工与灵活运用,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多元的地理知识。对此,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达到“两主双效”的目标,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来掌握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度。
其二,信息技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突出了教学重难点。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教材资源,还拓宽了师生的眼界,开拓了思路。特别是由于自然地理部分知识的抽象性,对于缺乏空间想象力的学生来说,教师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讲解,学生也很难真正理解。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加深知识点,拓宽讲解面,促使学生从感性认知逐渐上升为理性认知,提高他们对抽象知识的接受能力。同时多媒体动态化、形象化的优势可以模拟地理教材中的某些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快速理解重难点,提高综合素养。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时,课上仅用地球仪来讲解必然无法取得较好的直观演示效果,容易让学生模糊地理空间概念。

应用信息技术辅导教学,通过动画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看到地球的运动变化和特点,帮助空间想象力较弱的学生解决问题。
        2.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的自主探究与思考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重难点的基础,也是发展智力与情感的具体要求。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一般是用挂图、教材插图、投影等方式来讲解,由于无法形象观察地球的运动变化,学生对很多抽象的知识都无法产生直观地联想,对地理课也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知识更具动态性,图文并茂,并配上一些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驴友”的视角,来游览本地名胜,让学生从他们的旅游事迹或日记中描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简要描述秦岭的环境特征。或者在学习《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课时,可以播放有关世界灭绝动物墓地的视频,让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并主动思考问题。
        2.2丰富内容,提高效率
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还有个非常显著的优点,即丰富学习资源,增加课堂容量,这对于地理复习课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复习课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往往要在复习课中将已经讲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合成,形成一个融会贯通的整体。在复习过程中,由于单元知识点较多,而课堂时间短,无法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对此,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提纲进行归纳,用表格进行数据对比,用图像分析知识分布,用投影展示习题等,大大节约了人工分析、整理和归纳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在复习《欧洲地区》时,就可以将欧洲的范围、海陆位置、主要动植物、主要矿产等信息列成一张表格,然后用课件让学生掌握,节约了板书时间,让学生一目了然。高中地理的很多知识,都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来完成,例如地形、地势、河流、气候等,让学生不断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更好地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运用信息技术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将新旧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不管是利用PPT制作幻灯片还是用FLASH制作动画,都要有效避免图文分离,这样不便于学生记忆。不能让学生被迫成为观众,而没有对话交流。教师应当在课件中丰富人文知识,让学生了解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养成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思维,并学会理性分析问题,保持思维的敏感性,不断探索一条与高中生匹配的教学之路,卓有成效地开展高中地理现代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 郭怡平.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03).
[2]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许怡蕾.  现代测绘. 2018(05).
[3]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李晓钟,巨继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