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述评活动的实施和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曾建青
[导读] 通过对高中政治时政述评活动的背景分析及实践经验,
        曾建青
        福建省惠安荷山中学  362141
        摘要:通过对高中政治时政述评活动的背景分析及实践经验,从落实学科素养、优化思维、实践操作三个方面的研究得出时政述评活动是提升教学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为高中政治教师提升教学有效性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   时政述评  
        一、开展高中政治时政述评活动的背景分析
        从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趋势来看,学科内容学习与学生社会活动的结合日益密切。新的改革方案在高中思想政治的必修环节专门提出了“三分之一社会活动学时”的新要求。基于这一要求,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学生社会活动的学科价值,让学生“带着真问题”进入实践,“带着真思考”回到课堂。从我们的思想政治时政述评教学活动中看,时事述评即在学生中开展对时事进行述评的活动,引导学生对新闻事件的背景、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表述个人对时事的认识【1】。让学生课前上讲台进行时政热点评述,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上讲台面对全体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这有利于形成民主学风。有新闻大家谈,有看法大家说,有见解大家表,学生在宽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习,可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这种时政述评活动中,无论怎样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都会通过演讲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得到锻炼,得到激励和鼓舞,使学生受到肯定、愉悦的心理体验,产生成功感,从而让学生认识自我价值,消除畏难心理,发扬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本人从实践中发现,思想政治课的课前时政热点评述教学法是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有效途径,也是基础性课程实施开放性教学法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高中政治时政述评活动的几点体会
根据时政热点评述教学方法,教师向学生应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让每位学生轮流在课前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进行5分钟的演讲;二是对演讲的内容要具体明确,必须是发布近一周的国内外新闻,并且用所学过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理论分析这些新闻。下面本人基于个人教学经验,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开展时政述评活动的几点体会。
        1.利于落实政治学科素养
        我们可以将时事述评、社会活动等形式引入课堂,同时从“学习强国APP”中寻找典型案例,借助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例如在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我们以生态环境问题为例,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正日益脆弱,倡导大家保护环境,打造生态城镇,人人有责,强化教育引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并付诸于实践。

再譬如谈及垃圾分类投放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生活垃圾产量不断攀升,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倡导全民参与。通过这些当前比较热点的社会问题,开展时事述评,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向上向善正能量。
        2.利于优化思维方式
        要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社会问题,不仅要看到“是什么”,更要看到“为什么”,看到“如何做”,从而把握事物本质,辨别是非。例如在讲述“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时,有的教师会选用类似“钓鱼执法”,或是政府滥用权力的案例为背景。如何利用负面案例,达成正面效果?首先,我们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明确指出滥用职权仅仅是少数工作人员的行为,加深学生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了解,向学生传递社会正能量。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如何从立法、体制管理、决策等方面提高我国依法行政水平。最后,总结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需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按照这样的引导,学生就能理解,虽然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但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会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能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找到自信心,感受到使命感和成就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就落到了实处【2】。
        3.利于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我们通常安排为课前5分钟“时事述评”,根据教学安排,有时也作为时事专题教育课独立开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引导学生撰写“时事评论”,并鼓励学生录制“时事脱口秀”微视频,以班级微信公众号为平台进行展示,评选“时事达人”。通过这样一系列“时事述评”活动,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的辩论、自己的辨别,加深了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相对稳定性,重点反映的是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相比照,相对而言是“静态”的;而社会生活是鲜活的、“动态”的。时事述评的形式,可有效实现了“静态”与“动态”的有机结合,即理论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通过学生的主题选择,教师的指导、点评,时事述评的案例源源不断涌入课堂,成为开放的教学资源,为培育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提升了教学效果。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本人认为思想政治课可以先从学生课前5分钟时政热点评述作为抓手,突破传统思想政治课堂存在的类似只重课堂理论传授而忽视学生的民主参与。坚持高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述评活动,首先有利于激发高中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其次有利于形成民主学风,培养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打造多彩课堂 渗透核心素养[J].李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4)
【2】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尹丽晨.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