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璐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如今学生的生活也开始趋于现代化,更有一系列自媒体的出现,基于如今学生们更多的获取资源和知识的途径。但在这些资源的背后是有一个大的运营团队在包装打造,为了能传递出更好的内容,有一部分自媒体会选择传播一些不良的内容,从而影响到了如今学生的生活以及思想。现代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趋明显。更有甚者,直接遭受来如今新媒体的荼毒,出现来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在大学生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思想引导多倾向于政治课程。因此,本文重点探讨来如今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心理健康的解决方法,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价值等方面着重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疏导 思政教育 现实价值
如今的多数大学都已经开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一门主要课程,原因还是因为,近几年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通常,对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来源于原生家庭以及学生自身的承受能力,还有学生在校园中的经历。因此,为了能更好的为如今大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多数高校都集齐注重对思想的研究,有部分学校会将这一门课程融入至思政教育当中。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三观。对此,本文重点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点是对我国目前学生群体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应对方法。其次,是对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的融合探讨。最后,是研究学生心理健康对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在21世纪的现在,太多的学生都是九五后零零后。如今九五后也纷纷踏入社会,只有零零后和一零后还在学校中努力学习。而现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离不开时代的因素。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飞速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经济生活也越来越优质。就在2020年,我国成功迈入全民小康的时代。也正因为如今良好的物质条件,导致了如今多数学生是在父母的疼爱下长大的,容易养成娇纵蛮横的性格。或者是吃不了亏的大小姐脾气。也正因如此,现在的多数学生没有承受过大的挫折,也没有吃过苦,更何况还有一部分自媒体的介入,直接网上曾经很火的一个网抑云的段子,讲的内容就是如今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经常性的会讲一些丧语言,丧文化,导致了如今学生们容易被这些丧文化触动,联想到生活中的一系列难堪悲伤的事情,然后开始感慨和悲痛。这也就是如今的网络和媒体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学生的原生家庭,以及校园生活。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很容易就会有性格孤僻,敏感多疑的心理问题。另外,在校园中也有层出不穷的校园暴力,这些都会使得一个学生的心理成长受到很严重的影响。根据调查,童年幼儿时所经历的一切给自己带来的想法思维,会在成年后,造成性格方面的问题,而这些性格问题又大多都可以被总结成以下几点。
(一)平等意识的根深蒂固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与人之间亦是拥有太多差别。而如今的大学生在自尊心的催始下,不愿意去承认这些差别,只愿意进行无差别对比,并且好胜心强,在学习和与周围人相处的过程中,很容易就陷入了一片争强好胜的死循环当中。其中主要是因为一种平等意识的根深蒂固,追求人与人之间的无差别,最大程度的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样子。并且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业以及人际关系方面,都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平等对待,获取最公正的资源。
(二)良好的自我评价
如今多数孩子都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性格自信又带有一丝自我,这个自我往轻了说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往重了说,是学生自我认同感以及价值观的体现。这也是最能展现一个学生性格特征的表现,通常,父母宠爱但不溺爱的家庭养育出来的孩子,自信又不自私,善良也不懦弱,而相反,父母的不良教育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树立错误的价值观念,根据调查,如今的多数大学生都只注重个人利益,个人的想法和感受,缺乏同理心,亦或者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揣摩别人,这些实际意义上都是内心过于自我的体现,而用思政教育方面的知识解读这一种行为,就是自我意识和个人价值的体现,个人价值是要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个人价值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若是一味的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缺乏同理心,没有强烈的社会价值的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体系。
(三)抗打击能力差,玻璃心
大学生因为正处于青春期的末尾阶段,而在这个时间段的学生,很容易陷入爱情当中,由于这个时段内的学生经历太少,没有负担上生活的压力,于是太过于沉迷于爱情当中,加之抗打击能力差,玻璃心,最后极其容易受到情伤,新闻上也屡屡爆出某高校学生为情自杀等新闻,归根结底,还是经历太少,思想过于感性,抗打击能力差。甚至一段失败的爱情,会导致部分学生再难敞开心扉,从而将一些真心诚意的人挡在心门外,更有甚者,直接变得孤僻多疑,不再相信他人,甚至还有无法再继续生活和学习的。这一连串的事件。足以说明如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而如今学生群体也成为了抑郁症的高发群体。正因如此,多数校园都开始进行心理问题的检查,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二、心理健康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现实价值
(一)提高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
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了思政教育学习的关键。通常,人的行为是会受主观意识的引导的。比如,在上政治课时,老师讲出的一个观点,每一个学生对这一观点的看法都会包含着自身的想法,主观意识影响着客观行动。
比如说,某一名学生在上政治课时,一直有心事,想着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此时老师正在台上讲课,这种情况下,老师的讲课内容会被学生用主观思维困住,代入式的将一部分话带到自己的思维想法中。从而影响到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因此,对于此种现象,需要学生有一个强大的思维逻辑,将主观想法和实际法则区分开来,避免两者的相互影响。不仅如此,思政教育课堂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将一些有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融入在思政课程上,既保障来课程的内容学习,也能正确的引导学生树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将生命中的一些不如意抛之脑后,尽可能的活的快乐充实。并且,学习知识需要有一个客观的心态,站在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习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耐心,来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学会观察学生,而不只是一味的讲课。教给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心态去面临生活中的问题,改善自己,提升自己。
(二)丰富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调查,目前多数高校的思政课程主要都是以思想品德和一部分基础法律知识为主。内容仅仅停留在表面,对于大学生思维意识和价值体系的培养并没有专门的进行教育,而是一笔带过,并且多数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停留在课本知识上,内容很少有增量,这也是现如今多数大学的弊端。教师更注重于课堂知识的讲解,从而忽略了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并且还有学生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这也是如今大学教师所欠缺的,为了能更好的改善这一效果,有不少校园开始将心理教育课程融入到了思政教育中去。开始在思政课堂上为学生建立起健康的心理安全堡垒。避免学生被不良情绪左右。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正确思想,在教育内容进行大幅度的改善,加入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以及基础的思政知识。让学生能在幸福快乐中学习知识。
(三)提升思政教育合理化
心理教育是目前大学生急缺的一门教育课程。几乎每年都有大学生被情绪困扰,被抑郁症纠缠。因此,教育部门已经将抑郁症纳入了高校学生体检中,目的就是为了及时找出学生的病源,及时掐断他。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得思政教学更加全面,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社会意识的传递,还有对学生思维意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的三观探索。心理教育的不断引入,更让学生对思政这一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提高来这一门课程的合理化,科学的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理念。思政教育本就是树立三观的一个过程,合理化的教学需要有丰富全面的内容体系,也需要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心理健康教学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课程安排,甚至包括对书本内容的延伸,课程体系的丰富。以及教师对心理健康教学的理解和教师自身的心理元素,作为教师也会有一定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面对着这些压力,教师也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储备,不仅如此,更要有控制情绪的本领。心理教育越来越在大学校园中被广泛认知,心理健康比较起知识文化对大学生而言更为重要,只有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认清道路,不被情绪所困扰,才能真正的活出自己,学到本领。
三、具体实践策略
(一)情绪体检,与心理医生沟通
目前,大多数学生都有着一些心理问题,面对学业的压力,家庭的负担以及同学之间的友情,恋人之间的爱情等。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一些敏感多疑,夜晚失眠等现象。面对这样子的情况,校园方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找来一些心理医生来为学生缓解心理压力,避免过多的压力导致的情绪崩溃。负面情绪是最影响人的思想行为决策的。倘若长期以来,负面情绪压抑在心里,只会让学生越来越感到身心疲惫,久而久之会产生躁动不安,严重者甚至会有自残的想法。因此,学校可以定期进行心理咨询,然后举办一系列的活动,活动主题一定是积极向上有意义的,组织一部分学生参加。让整个校园充满活动和阳光,避开阴霾的侵袭。倘若高校实力强大,还可以组织开设一个心理咨询工作室,让学生在遇到难解决的问题时,或者走不出来的情绪时,可以等到安慰和体谅。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美好温暖的学习环境。
(二)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氛围才是培养学生的关键,当学生踏入大学校门的同时,也就以意味着这个大学的环境将是影响他大学生涯的关键,教育的环境,上课时的氛围也都能为学生塑造一个健全的心态。倘若一名学生对学校的环境充满着意见,长此以往,学生必然是很难有足够好的心情去汲取知识。不光是课堂氛围,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同学之间的相处也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根据校园的安排,心理教育要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这也就要求着课堂内容要尽可能走正规指向。给与教师一定的培训,让教师可以有足够的精力和知识去教育学生。例如,心理健康课程,最开始可以带领教师一同进行培训,从而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然后让教师有足够的力量和能力去完成这一场教学。
综上所述,现如今的学生群体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但是这些仅仅只是一些简单的情绪问题,只要能有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一切困难都会克服的,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要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冬. 浅析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发展现状[J]. 才智, 2019, 000(006):162-162.
[2]龙竹青, 曾青. 探究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7):8.
[3]孙磊. 心理疏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解读[J]. 学园, 2018(26).
[4]王思. 浅谈心理辅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