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辛琰年
[导读] 为了有效促进中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加强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是形势所趋,
        辛琰年
        甘肃省瓜州冶金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  酒泉  736100
        摘要:为了有效促进中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加强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是形势所趋,也是满足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本文以培养中职数学核心素养能力为主题,首先简单介绍培养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性,其次分析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现状,最后对促进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有效促进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在中职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又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但是在现阶段中职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困难。课堂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上有效融入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一、数学教学培养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后所掌握的知识点与技能,而数学核心素养能力包括学生对数学文化、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充分挖掘出数学的魅力所在,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的喜欢和热爱数学知识的学习。然而目前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觉得数学知识的学习较为无聊,学习的公式、理论较多,难以理解和掌握,时间一长就会对数学产生厌倦心理。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美,如手机、衣服等,都是运用数学知识设计得出的。因此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促进性作用。
        (一)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在大多数学生眼里,数学学科的学习是枯燥、无趣、乏味的,再加上数学知识中包含大量的数学公式、概念、定理等,导致学生存在理解困难的现象,因此对数学的学习无法提起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与事例,使学生在寻找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对人们生活存在的重要意义,由此找到数学之美,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与挖掘数学之美,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对知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后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及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能够充分激发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中,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主体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还能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
还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学生能够将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真正的用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将数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
    在不断发展的科技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逐步提高,不管在任何行业中都要求人才要具备深厚精深的知识与技能,而知识的沉淀对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性。作为中职学生来说,在学校里的学习除了学会一门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核心素养能力。由于数学所包含的逻辑性较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拥有较强的核心素养能力,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加强观察能力,促进学生对事物分析能力与推理能力的提高。
        二、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现状
        在中职学校教学科目中,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严谨性的学科,但是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各异,导致在学习数学的时候理解和掌握程度各不相同。
        (一)教师忽视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性
        由于部分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弱,学习数学知识时存在薄弱问题。而有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再加上能够参与实践的次数较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与互动[2],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因此对数学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存在片面性。
        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缺乏正确的理解,未能明确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价值与意义,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教学情境。再加上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时间一长,学生无法理解数学的精髓所在,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缺乏相应的情境
        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任务来说,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有充足的精力与时间。但是就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因缺乏相应的教学情境,再加上教师的个人素质较低,未能意识到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意义及重要性,导致无法在教学中渗透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另外,部分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只关注自身的教学,而忽略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也拥有自己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教师应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是被动接收知识,未能够理解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更别说运用了。再加上学生的个人成长及特点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制约了学生个人能力、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
        三、促进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策略
    根据近年来的调研研究数据表明,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促进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性。


        (一)重视科学与人文的有效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将数学知识点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点的同时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使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得到有效融合。如在教学《旋转体的表面积》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旋转体的表面积问题通过工艺品涂层用料进行转化,先引导学生对工艺品进行精准测量,将得出的数据用以表面积的计算,从中得出旋转体的表面积。在测量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合作使工艺品的涂层用料问题得以解决。学生在求解旋转体表面积的过程中,感受到自主谈及及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渐渐地从中促进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另外,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做任务的同时解决数学问题。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毛坯工艺品用心仔细的观察,通过观察与讨论分析得出涂层用料与表面积之间存在的关系。学生再利用学习软件进行思考,从中体验得出旋转体的表面积公式,通过计算得出的数据而使学生知道工艺品所需的涂层用料,使学生在学习、讨论、计算中逐步形成数学模型的建模思维,确保学生对旋转体的表面积知识能够理解、熟练运用。
        (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然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具有逻辑性较高的数学学科来说,其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中职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思考,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集合的概念》知识点时,学生对刚学的概念无法清晰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提前搜索相关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给学生观看,如蜜蜂的酿蜜,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类比的知识点进行观察思考,建立集合概念的初步认识。随后教师让学生说出生活中与集合相关的例子,接着教师再为学生提供几道习题练习,加强学生的训练,使学生对集合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另外,教师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集中注意力。在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具体化的数学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对人以群分等词语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点真正地转化为自己的,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主动性。
        (三)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
        在开展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课程理论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导致学生觉得学了理论知识后没有用处,在自己的生活中也用不到,那么可以不用学习这些,渐渐地就形成了消极心理。为了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强化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运用,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后能够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如在教学《角的概念和推广》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经常可见的角有哪些?这些角有哪些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讨论,会得知在建造房子、地板安装等工作都可以在角的帮助下得以完成[3]。学习好关于角的知识对今后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业成长具有积极的帮助性,而学习好数学知识对自己也有所帮助,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对待练习题,课堂练习、课后习题都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既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也要兼顾新旧知识的融合,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做到温故而知新。学生通过做好练习题而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处于变化不断发展的,而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因所处的家庭环境、自身的阅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使学生的基础、认识及思维都存在差异性,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存在理解与掌握程度的不同。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教师行为规范,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同时教师在平时还需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设计,为不同特点的学生布置符合其的课后作业及学习任务。另外,教师要不断地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存在的潜力,使其闪光点得以彰显,在课堂上通过赞许及鼓励的话语,引导学生积极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闪光点,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而教师还需要结合课堂教学情境,通过互联网寻找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重点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密切联系生活加强数学教学
        众所周知,现实生活中包含着各种知识与艺术,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如在教学《数列的概念》知识点时,教师通过列举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及可以经常看到的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学习及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第一,教师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与三角形数、正方形数相关的事例,如常听说的购房贷款、银行存款利息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比较多的生活事例。第二,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可以体会数列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调动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积极性,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学生的数学视野更加广泛。第三,教师因为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因此要求教师要热爱生活,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教学能力和素质能力,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数列与集合之间的区别,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能力做铺垫。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实践运用,既要求学生要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又需要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学习、练习、运用等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同时,教师在为学生营造的充满学习氛围并且活跃的课堂情境中,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中,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正阳.中职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151-151.
[2]邱雪婉.自主探究,建构新知——浅析中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才智,2020(06):146-147.
[3]张甲秀.中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0(04):6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