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青青
山东省博兴第一中学256500
摘要:议题式教学通过“议”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使他们形成了一定的思维素质。在高中政治课中运用议题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散思维的平台,帮助他们增强认知,交流看法,提高素质。本文分析了高中政治科学核心成就的几个方面,以促进政治课程的改革,实现政治学科核心成就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议题式方法的运用不仅满足了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创新了课堂的模式和内容,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敦促他们养成探究和思考的习惯。教师应注意不同情况下的实质性需求,并开展各种问题和实践活动。根据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组合作与情境创造相结合,营造出充满探究性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的上课热情,实现了道德和人文根源的建立。
一、政治认同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要培养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诚感情和理性认同,从而使学生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中国特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他成就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志。高中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政治身份对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的兴趣和认可度较低,其原因是他们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价值体系,对所见所闻更加信服。教师在进行议题式的教学时,应为学生选择“好的”主题,以增加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在选择主题时,教师应注意三点:第一,他们应该积极主动,以使学生对主题的内容产生兴趣;其次,他们应该具有教育意义,以便在学生的政治教育中发挥一定作用;第三,它们应该与课程内容兼容,以便能够融入教学中。例如教师在讲解“政治自由”知识点时,可以设置“言论自由该不该受限”的问题,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并列举言论自由受限与不受限的生活实例。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言论自由应该受限,而有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受限。由于学生认知有限,列举的事件多为同学之间发生的小事,说服性不强,导致学生之间争论不休。此时,教师为学生列举“洁洁良”事件中田佳良在微博上发表的错误言论,让学生分析这些言论到底对不对,帮助学生认同言论自由应该有所限制。
二、科学精神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要使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人的成长、社会进步、民族发展和人类文明,判断和行为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中生通常具有冲动,不理性和固执的思维特征。有鉴于此,科学精神对于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借助讨论和议题式的教学,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坚持真理,遵守法律,从事实中寻求真理和科学精神。利用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关键在于“议”,学生在与别人争论的过程中不可“盲议”“乱议”“诡议”。
不“盲议”即辩论的目标要明确;不“乱议”即辩论的语句要有逻辑,起到前后论证的效果;不“诡议”即议论过程中不可使用诡辩之术,要询证而论、实事求是。例如教师在讲解“纸币的产生与发展”时,可以结合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现状设置“纸币该不该被淘汰”的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纸币与电子货币各自的优点在黑板上列出来,然后通过科学理性的分析得出个人结论,对于学生的最终结论,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
三、关于社会发展,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
如今,许多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自我判断,表达能力和法治意识。因此,教师在使用议题式的教学方法时,应注意这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关注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其含义和价值,使学生能够从规则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议题式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从社会的角度看问题,而且使他们对法律法规有了很好的了解。教师应通过社会文明思想的实质发展,发展要求,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法律状况,促进学生养成尊重法律,积极学习法律的良好习惯,树立对法治的认识。教师应从不同角度与学生沟通,分析和解释问题,提高学科素养,增强法治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即要使学生尊重,学习,服从和使用法律,自觉参与社会主义和法治国家的建设。高中生的法治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守法,守义务,知权利。在议题式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校园暴力案件来指导学生培养他们对法治的认识。例如教师在讲解“权利与义务”时,可以引入校园暴力案例,并让学生扮演原告方、被告方、陪审员等多个角色,鼓励学生用法律条文分析解决案例涉及的问题。学生在思考、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权利与义务的认知,提升了法治意识。
四、剖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政治学科的公共参与非常重要,它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念和方法论为指导,体现了学生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特别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议题式的教学变得越来越模糊和复杂。因此,为了建设一个高效的课堂,我们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公共参与意识,并以实际案例的方式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并以案例为主要论点,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和指导,对案例价值的体现进行深入分析。政治老师需要根据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逐一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敦促学生不断改进,发展自己的价值。例如,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不同的,当老师进行主题式教学时,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才能进行教学,对多种情况进行解释,在合理的意识培养过程中通过结合丰富的案例,应该创造多样化的主题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基于学科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主题教学时,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改变课堂应用策略,通过上述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促进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阳.议题式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力”[J].新教育,2020(28):33-34.
[2]李蓉,赵有权.“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J].教育界,2020(37):8-9.
[3]胡勤涌,李静.思想政治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J].基础教育课程,2020(20):46-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