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雯菁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8级 362100
摘要: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含: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促使高中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意识得以提升和培养,从而激发音乐学习兴趣、增强音乐探究动力。文章以“交响乐”作品为例,探究教师如何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在高中音乐学习过程中,提高音乐鉴赏学习参与度,进而提升鉴赏能力、鉴赏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参与度;提升策略
引言:《新课标》指出:高中音乐鉴赏要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要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为核心。因此,如何提升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成为了教师的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交响乐”在高中音乐鉴赏中具有代表性教学价值,教师注重以“交响乐”作品欣赏为例,开展鉴赏教学活动,促使高中生的鉴赏意识和鉴赏能力得以培养、锻炼,让高中生在音乐鉴赏的海洋里得以发散和提升,进而全面增强高中生的音乐核心竞争力。
一、以交响乐作品赏析为例——创设课堂赏析情境,培养音乐鉴赏意识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思维意识等,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音乐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充分培养音乐鉴赏意识。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大纲,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音乐鉴赏教学情境,将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吸引到音乐鉴赏学习中来,促使学生提升课堂鉴赏参与度。
在学习高中音乐鉴赏课时,教师以“交响乐”作品欣赏为例,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音乐鉴赏情境,帮助学生以新颖、多样的音乐鉴赏教学形式,来培养音乐鉴赏意识。音乐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在进行鉴赏学习时,要运用艺术理念、艺术手法开展鉴赏教学活动,进而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具有良好的音乐鉴赏参与意识,对所鉴赏的交响乐曲目,所带来的体验进行交流、沟通,明确交响乐所展现出来的内涵和情感。如:在鉴赏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时,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创设音乐鉴赏教学情境,营造和谐、宽松、多样的教学环境,通过对影视素材的还原,来创设“交响曲”欣赏的情境,帮助学生发散思维、锻炼能力,对“交响曲”作品进行品评鉴赏,交流心得体会,进而增强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音乐艺术家——贝多芬的美术画像、交响乐乐器等的介绍,来激发起高中生的鉴赏兴趣,让高中生以崇拜心理,来深入探究《贝多分第九交响曲》,进而烘托音乐课堂鉴赏教学氛围,让高中生可以在浓厚的课堂情境之中,挑战和攻克高中音乐鉴赏学习的困难,有效增强自身的音乐鉴赏水平,全面增强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对“贝多芬”的情感、乐法等等方面进行鉴赏,进而提升自身音乐鉴赏综合能力。
二、以交响乐作品赏析为例——注重鉴赏方法指导,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以高中生的音乐水平和音乐能力,还不足以进行独立的音乐鉴赏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性教学,让高中生对音乐鉴赏课程产生兴趣,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技能。高中音乐学科是一门艺术学科,高中生的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认知思维,都需要音乐教师进行系统性培训和教学,才能锻炼和提升,达到音乐教学目标。
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的思维认知、行为意识得以培养和提升,全面增强高中生的音乐鉴赏素养,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从而陶冶自身音乐情操。
例如:在鉴赏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马勒《第9交响曲(D大调)》时,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收听收看相关音频、视频,让高中生随着交响曲的曲调跌宕起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建立音乐鉴赏思维,进而全面提升音乐综合能力。在马勒的《D大调第九交响曲》中,通过认真聆听和欣赏,我们似乎听到了“马勒”淡定地超越了死亡:在第1乐章发展部中,有“呵,我消逝了的青春,我离散的爱……”;在第3乐章开头有“给在阿波罗我的弟兄”;第4乐章结尾有“像死那样结束”等等,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认识到马勒以“死亡是解放者、死亡是死亡舞的伴奏者、死亡是战场上的敌手,以及死亡是一个起慰藉作用的友人。”的创作思路,来体现出《D大调第九交响曲》的内涵。让高中生在交响曲欣赏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专业、科学引导,来提升自身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并且在高中生的融合和总结下,来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鉴赏思维,进而增强学生的音乐学科综合能力,以音乐欣赏过程为参考,提升音乐鉴赏课堂参与积极性,全面提升高中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三、以交响乐作品赏析为例——科学应用电教媒体,培养音乐鉴赏思维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课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行为意识等,为学生设计出详细的教学计划,进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课堂参与度,保证学生在鉴赏教学活动中,保持高效率、高水平、高思维,进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在信息时代深入发展进程中,高中音乐教师要认识到应用电教媒体手段,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教学办法。当然,这需要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指导。现代多媒体设备为鉴赏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它以其高效率、灵活性、直观性的特点,将高中生带入到震撼的音乐场景教学中,促使学生的音乐鉴赏意识得以发散和拓展,有效增强音乐课堂参与度。例如:在欣赏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莫扎特《第25交响曲(g小调)》时,教师运用电教媒体的诸多功能,来完整诠释交响曲的内涵,帮助高中生逐步细化分析这首交响曲,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掌握音乐鉴赏方法和技巧,进而增强音乐学科核心竞争力。首先,在第一乐章的四个小节中,教师通过电教媒体的辅助,将交响曲的旋律线条处理的细节进行展示,让高中生体会到躁动、粗犷的音乐背景;接着,随着曲目的继续演奏,让学生体会到乐章随后的反复性,在双簧管独奏时的长音中,体现出曲调背景的凄凉、哀伤,使学生的情绪得到感染;在第三部分中,随着敲打的声响,交响曲转为大调,给欣赏者以逐步逼近的听觉感受,进而充分调动欣赏着的情绪,让高中生在激动不安、沉重紧张的情绪下,完成第一乐章的鉴赏,让学生被音乐内在的趣味性和感染性深深吸引。接着,在第二、三乐章的鉴赏参与活动中,教师则通过运用电教媒体,来欣赏不同乐器带来的音乐视听效果。在第二乐章中,莫札特运用巴松管为主乐器,与弦乐器进行搭配,促使其音乐旋律更舒缓、更轻松,让高中生更加强对音乐鉴赏能力的深化,更好地鉴赏和诠释音乐艺术之美,进而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运用“交响乐”,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促使学生的音乐学科欣赏能力、思维意识得以提升,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注重鉴赏方法指导、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帮助高中生深度开展音乐学习活动,增强高中生的音乐鉴赏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杜雪.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的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8.
[2]李阳. 新课程背景下,表现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应用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史影. 基于人本主义教学观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内容与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