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军
黑龙江市七台河市第二中学 黑龙江市七台河市154600
摘要: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是体育教育中的核心,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不仅能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培养高中生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但是高中生的学习焦点和教育核心重点放在文化学科建设及其它学科上,导致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想要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更好在校园开展、让学生、体育教师全面投身到体育田径教学中去,还是颇有难度。而本文将通过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展开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意见,来更好的改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常见的棘手难题。
关键字: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高中学习阶段,不仅是知识文化重塑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也是个人身体正常发育的关键时期。在高中阶段,教师除了要注重文化学科的建设和学习外,还需要开展系列的体育运动、田径运动等教学方式来帮助高中生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纵观国内的众多高中体育田径教学而言,其发展还处于滞后及良莠不齐的阶段。想要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素质文化教育和体内训练,还是需要不断提升高中阶段体育教学的改革和田径教学的改革,才能弥补现存田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空缺。下面,笔者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针对难点和痛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意见,便于后期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能更好完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
一、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田径教学对高中生的素质教育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但是在教学阶段,国内大部分高中田径教学方式依旧出现问题,其具体问题总结如下:
1.田径教学开展的内容单一
当前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单一,这往往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学没有创新,内容单一已经成为大部分高中田径教学中的难题之一。因为大部分学校的田径教学还是停留在短跑、实心球、跳远、跑步甚至是接力赛为主。这种单一没有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学生素质考察结果,也会因为长期重复这样的教学,让大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也不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根据走访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谈及高中田径教学都有一种回避,甚至觉得无趣之说,在田径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地比较低被动。其实大部分原因还是开展形式单一造成的。
2.没有科学的教学体系
在教育改革创新阶段,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教案和大纲依旧处于原地踏步的地位。另外大部分体育老师因为学历、素质教育能力及创新能力弱等导致在全年的体育教育阶段,没有严谨科学的课程体系和计划,从而在上课阶段,存在死板、乏味等情况。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教师对于田径教学的研究力度还不够深入,不能够针对田径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采取有效地对策,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和讨论。整个教学体系还不够全面,也缺乏系统性。另外,学校对高中生的体育田径项目考核不科学,也导致了学生看重运动技能,而缺乏对田径运动学习的投入,从而这样的环境,对整个高中体育田径教育是不利好的。
3.学校忽视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大,大部分学校主要看中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往往在体育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热爱体育的激情和兴趣。另外,在当前的很多高中学校,在学期末及周末针对体育考核依旧以运动技能为主,因为学校长时间忽视体育田径的考核,也让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存在偏见,甚至对体育田径教学提不起兴趣,甚至部分学生开始出现厌学的情况。
二、改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问题的措施
体育田径教学,不仅关系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还是需要不断完善体育田径教学方案及计划的改进。
1.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体育田径教学中,教师对整个教学环节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对于教师而言,还是需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及专业能力。对于学历层次低及教学经验不足的体育老师,学校可定期组织老师到专业的教育培训团队及体育田径教学发展好的学校进行考察和学习,不断地在学习和培训的过程中总结出田径教学好的方法和经验。然后老师需要在学习、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制定出科学、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才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田径学习的兴趣。另外,老师在私下,还是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体育田径教学课程及案例,结合自身的职业素养,对现有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创新,便于后期更好开展教学做准备。
2.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对于学校而言,在原有的体育田径教学项目中,适当添加田径教学的思维和方式,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中,田径教学的方式已经不局限在跑步、跳远和蛙跳的过程中。体育老师课业在田径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比如说对跳远、蛙跳等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在教学环节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和小案例,这样学生既能积极主动配合教学,也能通过趣味性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环节,找到体育田径教学给他们带去的快乐。
另外,在教学培养的内容中,学校教学部分可以融入教学考核成果,以分组、分队或者是个人等方式对每堂课进行综合考核,这样也能检测田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解决。
3.完善考核方式
教学考核,是检测教学成果最佳的方式之一。但是往常的体育教学考核,除了检测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外,是无法发挥学生热爱体育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所以在考核的阶段,设置的机制,既要严谨,也要科学。即要将学生的素质技能培养方式融入到考核中,又要将学生的运动技能、学生对每堂课等的表现全面纳入考核中,这样的考核数据和信息也 相对合理。但是需要注意,针对部分身体素质差或者是存在运动障碍的学生,可以在考核阶段,制定对应的考核机制,便于激发他们对体育田径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4.完善学校体育设施的搭建
体育田径教育道具,离不开体育设施及设备。但是大部分学校在体育设施建设中教学资源依旧匮乏。建议学校除了稳步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完善技术性体育设施的建设。比如说建设独立的体育训练室,完善教学设施,这样才能稳步提升田径教学的质量。
三、结论
总之,结合目前国内的体育田径教育的实际情况看,想要对原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改革和创新,还是需要加强学校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及田径设备的引进,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校除了需要完善体育田径教学和田径项目的考核机制外,还需要稳步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田径教学学习中去。另外,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还需要加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除了开展基础的体育教学活动考核外,还可以拓展更多体育田径教学项目,让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这样才能全面提高高中生德智体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洪阿池.简析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休闲,2019(06):136.
[2]周而文.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明日风尚,2018(22):211.
[3]唐燕忠.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206-207.
[4]温冠涵.基于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