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刘安梅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时期的基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随着社会的发展
        刘安梅
        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第六小学 刘安梅5506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时期的基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逐渐加入到了小学体育教育中,为小学体育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小学体育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小学生健全体育意识,提高身体素质。本文将对新概念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做出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概念;小学体育;健康教学
        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小学的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形式,随着新课程概念的加入,小学的体育教育和健康事业越来越被重视起来,体育教育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起着很关键的作用,通过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加入新课程概念,小学体育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树立新课改的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新课程概念和生本教育相得益彰,突出学生、抓住学习、重在合作。以往的教学是以教为主,学生参与的力度比较小,新课程概念下的教育融入生本教育理念,使学生更好的参与进来。例如,在韵律体操的教学中,教师对具体的动作要领做了详细介绍后,再做出一些具体的、不协调的动作让学生来评价,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内在潜质。
        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1、从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树立了生本教育理念,就要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当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主动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中,我们把小学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更深入的划分为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实践两部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单纯的理论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或许略显乏味和枯燥,不能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及兴趣,但是理论知识又是必须掌握的,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老旧的教学方式,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讲解或互动,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大量的实验表明多媒体教学是小学生更偏爱的一种授课方式,在教学中加入部分图片,音乐、动漫,给予一定的视觉冲击,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提高教学质量。
        2、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方法。
        小学的体育项目可能会比较单一,又因为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所以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在新课程概念的指导下,老师可以把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增加一些小游戏,小互动,让学生参与游戏设计的过程,使被动变主动,最大程度的使学生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进行游戏前把班里的学生分为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8个人,听到老师说出的数字7进行组队,没有组成队的就要被淘汰,在学中玩儿,玩儿中学。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专注力,还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加强课外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课外体育活动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课堂教育的一种检验形式,也是课堂教育的升华,而课堂教育是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论基础。拥有扎实的体育知识,才能更好的参加课外训练,两者紧密结合,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体育知识,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热爱程度。当然,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体育竞赛,比如运动会、拔河比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营造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以此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树立学生体育运动信心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他们比较在意老师的评价,是希望得到肯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是尽量不去批评学生,对于比较顽劣调皮的学生可以进行巧妙的提示。多鼓励或肯定,甚至是表扬;即使回答错误,也不要急于去否定。鼓励胜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在实践中老师置入学生当中,一起做动作,一起比赛,一起游玩进行零距离接触式教学,学生喜欢,也不会厌倦,慢慢的就会提起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自然而然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以学习为天职,学校结合小学生的具体特点,以发展的眼光、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使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和进步,为学生创造健康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运动氛围,使孩子们逐渐热爱体育锻炼,热爱体育运动。
        四、注重学生的安全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他们本身比较活泼好动,对于新鲜事物又有很大的好奇心,甚至想去体验一把,玩得忘忽所以,缺乏安全意识。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学生树立课堂的安全意识,所以在日常体育活动中一是要安全合理的使用体育器材,不要追逐打闹,避免磕碰,不玩危险的游戏,使用的体育器材在课后及时送还保管室;二是要教师时时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如:要求学生体育课堂的穿运动服。运动鞋。避免有大幅度蹦跳时受伤;三是对于个别顽皮孩子更要注意观察,及时调控。如:体育课堂不要佩戴胸针、小刀。不要留长指甲。最大程度满足学生这种探索未知的渴望,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全的性格。
        结束语:由此可见,新课程概念下的小学体育在教学形式上与传统教学有很大不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更注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通过参加体育训练拥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融入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体育教育更加切合当今社会的教学实际,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拥有轻松愉悦的心情,更好地学习知识,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体育互动式教学方法探究——评《体育教学策略与设计》[J].黎桂华.中国教育学刊.2019(04)
        [2].小学体育“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J].黎鹏,涂运玉.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