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高荣强
[导读]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理念在各个学科中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结构调整的科学方向。
        高荣强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651500
        摘要: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理念在各个学科中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结构调整的科学方向。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为了深化体育教学对学生教育与培养的意义,响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做到综合训练形式助力运动能力发展、运动计划制定辅助健康行为养成、课堂合作机制创新体育品德课堂,实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体育;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更加具体化与科学化。“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作为高中体育教学学科中的核心素养,不仅是为教师提供了培养学生的教学方向,更是为教师提出了对课程进行创新与优化的教育要求。为了落实体育核心素养教育于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针对体育教学的学科特点与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为学生创设优越的课堂环境。
一、综合训练形式助力运动能力发展
        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运动能力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最基本的任务,为了保证学生的身体体能素质、运动技能等能力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得到切实的发展与提高,教师应该对传统的训练形式进行融合性的发展,促成综合训练形式的运用。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对传统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技能训练与体能训练的形式与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中促成体能与技能训练模式的一体化,使学生能够在综合训练形势下得到体能素养与运动技能素养的全面增幅,助力学生运动能力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高中阶段的篮球训练环节中,笔者则通过对传统篮球技能训练形式进行了符合学生实际身体素质的难度与强度提升,促成了体能与技能训练的融合。例如在篮球运球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运动技能后,循序渐进地要求学生在运球过程中实现更多强度较大或是具有难度的操作,比如在运球过程中绕过障碍并提高速度或是增加学生运球训练中需要运球的距离。在强度或是难度较大的训练形势下,学生不仅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技能训练中所掌握的运动技能技巧以保持训练过程中运球动作的完成度,还需要在此过程中投入更多的体力来支撑自己完成强度较大的训练以及保持技能。

因此,在综合性的运球训练中,学生既在不断投入体能的过程中得到了身体体能素质的提高,还在强化的技能训练中实现了技能运用的增强,实现了运动能力的发展。
二、运动计划制定辅助健康行为养成
        健康行为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为了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始终受益于自己健康的运动行为习惯,保证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与成长。为了助力学生健康行为核心素养的养成,教师不能仅仅将教学视角放在高中阶段的体育课堂之内,还需将自己的目光投入到高中学生日常生活的体育锻炼中去,通过引导、监督等职能的运作,辅助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与保持。
笔者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实践中为了班级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制定一个日常体育锻炼的计划表,并在学生制定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调整锻炼结构与锻炼时间,使学生在教师辅助下制定出的日常锻炼计划既能通过自主制定的形式真实的约束学生开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又能在教师专业体育教育素养的辅助下更加科学且具有规划性,使运动计划更加具有效力。除了运动计划的制定外,笔者还通过要求学生运动打卡、记录运动笔记等方式制定了相关的监督机制,以此保证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日常生活中确实在课外日常生活中坚持执行运动计划。在教师的辅助与监督下,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在运动计划的运作下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使学生在坚持中养成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行为习惯,促成健康行为核心素养的养成。
三、课堂合作机制创新体育品德课堂
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师对传统合作机制的创新,为学生创造体育课堂中的合作环境,其实质上是为了创设出发展学生体育品德素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体育合作的过程中养成树立团队协同意识,养成团队合作精神,成就体育品德素养。
例如笔者在高中阶段的足球教学中,定期会在班级范围内组织学生开展足球课堂竞赛活动,以竞赛的形式为学生创造出团队环境,实现合作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机制创新。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在运用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得到运动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将在足球竞赛的过程中确实的经历与团队之间的磨合与合作,感受在团队运动中个人所肩负起的运动责任,以及在胜负后蕴藏着的团队集体的成就感。通过利用竞赛模式对传统体育课堂合作机制的创新,能够使学生实践中积累团队合作的经验,培养起良好的体育团队协同意识,为学生的体育品德核心素养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在未来的体育活动参与提供主观思想上的壁垒。
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出现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一味地将教学目光局限于课堂之中,更要将教学视野开拓到学生的意识与技能培养中去,促成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实现运动技能、运动意识与运动精神三者的统一,实现运动能力切实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福艳.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研究[J].体育风尚,2019(2).
{2}邓任平.试论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9(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