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心
重庆市青木关中学 401334
摘要:文化意识被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品质之一。从文化的角度看,英语中的专有名词在当今科技创新的信息社会蕴含着丰富而意味深长的文化社会含义,扮演着重要的传递本族语文化功能的角色。本文从人名、地名、节日名、公司名等专有名词特定的含义入手,阐释了专有名词在培养和提高高中生文化意识方面的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英语专有名词高中生文化意识效应与作用
英语中的名词可以分为专有名词(Proper Nouns)和普通名词(Common Nouns).专有名词是指特定的人,地点以及专门机构或团体的名称,它通常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一性。此乃语法学范畴的释义。但从文化的角度看,英语中的专有名词不会总是只表达字面上的意义,尤其在当今科技创新和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它在许多情况下蕴含着丰富而意味深长的文化社会含义,扮演着传递本族语历史文化的重要角色。
高中生虽有一些政治、历史、文学、科学等知识文化储备和积淀,但在阅读有特定含义的英语专有名词时却往往嫌它们拼写冗长、繁杂、无规律、无实在意义,进而不加理睬或避而远之。更有甚者,在高考这样的重大考试中也会因为缺乏对专有名词的基本认识而失分,进而懊悔不已。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文化意识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品质之一。“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说明,贯穿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除了师生共同致力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强化外,我们丝毫不能弱化英语语言与文化科技的关联,必须抓住每一个时机进行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成学习能力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人名,包括著名的历史人物,现代人物,民间传说人物,宗教人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等。“并且,人名在特定地方的使用会带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奇效。例如,as wise as Solomon(机敏善断如所罗门王)。Solomon(所罗门)是《圣经》记载的古代以色列国王大卫的儿子,他统一犹太各部建立起最强势的以色列王国。The wisdom of Confucius is timeless(孔子的智慧是永恒的)。Confucius(孔子)则代表着汉语文化的“传统的儒家思想”的精髓。中主人公的名字,现喻指“堂吉柯德式的人”、“充满幻想的理想主义者”、“狂热而狭义的人”。
第二,地名,包括国名,城市名,河流,山川,博物馆,建筑,风景名胜点等。
国名和地方名等专有名词经人们的生产实践和长期使用或者就某个典型事件进行了搜集、概括、总结并逐渐注入了新的内涵:1、喻指当地民族气质或者难以改变的习性;2、对其生活生产特性的褒贬;3、指代其动物、植物或者其它物体等产品的衍生意义;
第三,节日名,包括星期,月份,三餐等。节日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为了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人物、事件或庆祝某一时节的到来。学生了解和学习它们,有助于加深对外来文化的认识,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和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和理解,开阔眼界,拓展视野,承担起传播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维护世界和谐和平的历史使命。例如,由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和盎格鲁-撒克逊人用他们信仰的神创造和发展的一周七天的名称:Sunday(太阳神日,星期天),Monday(月亮神日,星期一),Tuesday(战神日,星期二),Wednesday(主神日,星期三),Thursday(雷神日,星期四),Friday(爱神日,星期五),Saturday(土神日,星期六)。
第四,公司名,包括产品商标,饭店名,服务等。可以说,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有了行业代表性的标志性产品和服务及其公司主体,那么它们就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精华所在。了解它们会在内心深处更加奋发图强,为国争光。如Microsoft(微软),Google(谷歌),McDonald’s(麦当劳),Mercedes-Benz(梅赛德斯-奔驰),Ali pay(支付宝),Bike-sharing(共享单车),Coca—Cola(可口可乐)、Accord of Honda(本田雅阁)、Mid ea(美的),Ha i er(海尔)等。
当然,英语专有名词还包括政党,社团,文体组织及活动,行业术语等很多方面,篇幅有限,不一一列举。如,the Uni ted Nations(联合国),Bank of China(中国银行),“NATO”(北约),The Olympic Games(国际奥委会),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科技创新会诞生很多新鲜事物,英语专有名词也会层出不穷。我们老师要把对专有名词的教学自然巧妙地融人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在悄无声息中植入文化,这样不但会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兴趣,还会对高中生的英语文化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育德才兼备之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文化·色彩·思维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英语专有名词.百度百科,因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