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根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岱林民族小学 551205
摘要:龙里县岱林民族小学在黔中的中心,属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邻贵阳市北邻黔南州,龙里县少数民族人数占总人口的48%左右,因此在岱林民族小学中在校学生多数来自四面八方少数民族的孩子。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脱贫攻坚的任务也在不断深入与推广,进而使小数民族地区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来提高家庭收入,但这样却使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本文通过分析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疏导举措,让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地成长,也让教师提供教育留守儿童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举措
前言:随着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不断地增加,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教育也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因此教师要针对留守儿童的特征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教育,重点以留守儿童的心理为主,让留守小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1]。当前留守儿童通由于长时间不能与父母见面,导致学生心情低落,并且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与影响,会让这些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心,道德品质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使留守儿童不能养成良好的人格与品质,从而使小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同时也让小学生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对小学生健康成长造成消极的影响。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辅导方面进行讲解,进而有科学的教育方式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的阴影,为小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疏导的重要意义
在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也将教育的重心放在了小学生的心上,因此教师通过观察发现留守儿童有些行为习惯以及性格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一系列反应,进而人们越来越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所以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疏导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能够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塑造小学生高尚的人格与品质,让小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照顾,进而增加小学生自信心,让留守儿童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2]。其次,通过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让留守儿童能够体会更多的快乐,进而让小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让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让小学生能够开心快乐的生活。最后,在小学教学中,通过心理疏导能够让留守儿童端正学习的态度,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小学生从心里热爱学习,进而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疏导的策略
在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疏导中,教师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建立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所以教师应该接受严格的培训,让教师注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辅导,同时也要提高教师自身素养,让教师能够通过专业手段为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作者通过以下三点,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疏导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充分尊重学生,给予一定的关爱与包容
留守儿童在父母长时间外出的阶段,会对小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落差,进而影响小学生的心情,同时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管教,使小学生没有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进而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与爱好,这样将影响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与品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小学生的想法与兴趣,并对小学生进行关爱与包容,但不能放任留守儿童的错误行为,这样才能让小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3]。例如: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行为为学生塑造榜样光辉的形象,从而影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小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习、生活、情感上给留守儿童多一些关心与照顾,同时也要鼓励班级其他学生进行相互照应,为留守儿童打造温馨的班级,进而解决留守儿童一些心理问题。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在学生心中树立教师的威信,这样影响了小学生与教师的感情,进而让小学生疏于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进而让师生关系形成对峙状态,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心情,同时也使学生思想拥有一定程度的偏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自己比作学生的父母,让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在教师身上找到,同时也要利用与创造机会与留守儿童进行亲切的交流和深度的沟通,进而培养师生良好的感情[4]。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群向家长了解小学生的生活习惯与性格,然后在生活中悉心照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教师也可以为留守儿童开一场生日会,让小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馨,在生日会上也可以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了解小学生心中的想法,帮助小学生实现他们的愿望,进而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让小学生能够茁壮成长。
(三)开展特色活动,体验感受生活
单一的心理指导或者沟通交流,不能让小学生将一些负面的情绪发泄出去,这样憋在心理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特色的活动,让小学生将负面情绪宣泄出去,也能让小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疏导留守儿童自卑、自闭和厌学等心理问题,让小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在活动中学会团队合作,进而让小学生能够健康成长[5]。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舞蹈比赛,让班级中分成若干个小组练习不一样的舞蹈,然后在特定的一天进行舞蹈表演,在分组舞蹈时,尽量将留守儿童均匀分布在每个小组中,这样能够让一些品行兼优的学生带动留守儿童进行学习与训练,进而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同学间的关爱,进而让小学生积极乐观地进行生活,让留守儿童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结束语: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不仅要靠教师进行良好的教育,也要社会以及政府部门给予高度的关注,这样才能为祖国培养优秀的接班人,进而促进社会在未来能够进行良好地发展。作者通过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疏导举措的分析,意旨为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疏导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陆雨芳.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研究[J].新西部,2018(12):21-22.
[2]邓红,徐子涵.西部民族地区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基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476名初中生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170-177.
[3]熊曦.湘西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的调查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3,5(11):23-25.
[4]王亚冰.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1):176.
[5]龙艳.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08(04):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