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引童趣 绘本促成长——基于绘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优化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李美华
[导读] 绘本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特征,贴近孩子的生活。优秀的绘本本身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果
        李美华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太炎小学    311121
        【摘 要】绘本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特征,贴近孩子的生活。优秀的绘本本身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果”。绘本的内容短小精美,语言简洁易懂,因此,在低年级段,将其纳入教学资源之中更能引发共鸣。笔者以小学一二年级为研究对象,从绘本的主题选择、绘本的情境教学、副版绘本的延展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力求培养低段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浓厚兴趣,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引领示范。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绘本指导  策略研究
小小的绘本会让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更加丰富、更加美丽起来。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中,以短小精炼的绘本作为课堂的一大教学资源,能带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官享受。因此,我从绘本入手,从绘本选取、教学指导、延展运用等方面展开了实践与研究,力求培养学生绘本阅读能力,以提升学生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绘本选择,激发学生直观体验
绘本在选择的过程中,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绘本,同时和道德与法治的课堂相关联,使绘本故事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1.选择单元主题绘本,建立对应生活关联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关的主题,如“家中的安全与健康”、“我和大自然”、“我们在一起”等,不同的板块包含了对孩子不同的主题教育,主要选取了生活中的场景、典型事件作为对象来设计组织教学内容。基于不同的单课内容,我选择不同的绘本进行引领。
以《我和我的家》为例,我将绘本《我爸爸》带入课堂,它反复使用比喻句、排比句,来表现爸爸的面貌,如“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快。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河马一样快乐。他像猫头鹰一样聪明,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傻事”。让孩子能从轻松有趣的图文中感受到家人的写照。
        2.选择同一主题绘本,引导日常习惯培养
虽然教材中单元间的主题不尽相同,但是比较可知,有部分的内容是由共通之处的,因此,可以将内容有所串联的课文整合起来,如“我的好习惯”这一主题,实则贯穿于一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书中,像《我们不乱扔》、《不做“小马虎”》、《我们小点儿声》等,都是引导孩子日常习惯培养,可以在绘本上进行同一梯度的筛选与教授。
以“四季主题”板块为例,可以引入《小牛的春天》,绘本通过小牛的视角,看到了一年四季自然万物的变化:花儿开了,草儿长得很茂盛等,都是能够让孩子在图画中直观感受春季变化的细节。再如《四季转啊转》的绘本故事中,孩子随着小主人公的脚步,感受春暖花开、炎炎夏日、秋高气爽和白雪皑皑,岂不比单纯的文字更加有趣!
        3.摘选生命教育绘本,引发全人教育共鸣
尽管《道德与法治》有各种各样的主题,但是对于生命的教育始终贯穿于每一次学习之中。为达成目标,在绘本的选择上便可以加入该方面的思考与择选,如《熊和山猫》中,当熊失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小鸟时,巨大的悲痛让它一蹶不振,它身边所有朋友都善意地劝它遗忘,唯有山猫陪伴在熊身边,一同凝视悲伤,让它得以回忆起与小鸟在一起的欢乐时光,陪熊成功走出了悲伤。离别、成长二字,没有过多的言语,也没有条框的阻隔,这样的教育让孩子更能够切身体会、引发共鸣。
        二、情境教学,尽显学生创造能力
        1.依托绘本,情境引入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导入至关重要,教师利用绘本,创设有趣的情境,能让孩子产生急切阅读的心理,促进课堂内容的开展。作为孩子课堂最兴趣盎然的活动——听故事和演故事,便是其中一种策略。
如在学习《我的环保小搭档》中,一开始,老师讲述《爷爷一定有办法》的绘本故事。它写的是一个有智慧的老爷爷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从爷爷做东西的过程中展现了约瑟的成长历程,更有趣味的是在约瑟的点滴生活中,还有一位特殊的朋友——老鼠一家,它们的生活被放置到了画面下方窄窄的空间中,以多幅小画面,展现了老鼠一家的生活,这里没有文字的铺陈,却能从画面中清晰地看到,爷爷每次缝纫留下来的小碎片都被老鼠一家捡了去,它们的故事便在这些图画中一一展开。在生动的故事中,孩子能够了解节约资源的内涵,同时学习如何将事物变废为宝的点子,基于这一内容的铺垫后,孩子对于本课内容的学习自然就高涨许多,也能将知识运用得得心应手。
        2.创设问题,引发思考
绘本式的德育故事,能让学生产生滔滔不绝的话题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因此,教师的提问显得尤为重要,往往巧妙的提问能够让孩子的思维激发出来,产生想要表达的兴趣与欲望。


在绘本《孤独的小猪》中,心高气傲的小猪身处优越的环境,因此每当动物需要求助的时候,它总是说不要帮助别人,也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愿意理睬它,它变成了小猪孤独的小猪。该绘本选用的是校园朋友间相处的场景,与孩子们所处的校园环境相契合,所以他们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根据《孤独的小猪》中的主题,可以提问学生:小狗遇到了什么困难?在紧要关头找小猪的时候它帮忙了吗?还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小猪非常地孤独,后来,是什么让它重新拥有了伙伴?通过了解小兔、小熊、小狗不愿意与小猪玩的原因,让孩子产生与课本对话的冲动,从而明白分享与互助是朋友间相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绘本留白,关注成长
画面中若是有太多的色彩填充,会干扰学生的想象力度与兴趣,而若仅剩黑白二色,则让人兴致缺缺,没有探索的欲望。绘本中适当的留白,恰恰给予了学生想象与探索的空间,为他们带来运用与思辨的可能,这就需要孩子们从教材出发,回到自己日常的生活中去,以获得自己的叙述空间。
绘本《蚂蚁和西瓜》中第一、二页是跨页,整版画面就是一个巨大的西瓜,四周都留出了空白的地方,与旁边渺小的蚂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右下角的一家四口比蚂蚁又大上了几分,从大小的对比上,更显现出力量对比的明显之处。《蚂蚁和西瓜》第五、六页是四副加框的小图,图的四周都是空白,文中出现了四个拟声词“嗯——”、“嗨哟!“嗨哟!”、“噗——”,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拟声词与留白的地方,以想象为支点,在叙述的过程中,借由绘本与人物进行简单的联系与对话,感受团结的重要性。
        三、副版绘本,延续学生思维碰撞
在《道德与法治》一二年级的编写中,出现了主教材与副教材相结合的编排式样,此次副版教材,是以绘本的形式加入,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如能充分挖掘副版绘本的内容,也是极佳的学习资源。
        1.探究副版绘本,解决疑点重点
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孩子不仅要成为一位学习者,最为重要的是,要将它们内化为自己行动的方式,转向主动的“构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讲副版中的绘画作为知识回复与运用的媒介,以此突破学习的难点。
在《大家一起来合作》的教学中,重点应侧重于对于取长补短与互相帮助的认知,引出“合作”一词,让孩子理解“合作”的意义。因此,充分利用《小鹿和小猴》的故事,能让孩子们看到合作方式的多样性,让他们思考:在摘桃子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小猴和小鹿又是怎么样克服的?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孩子逐渐明白:原来,生活中可以有合作,光靠自己一个人是无法成事的,有时候,两个人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借助副版的绘本,推进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从换位思考的形式体验遭遇困境的为难和合作之后的快乐,以教材中的榜样——小鹿和小猴作为他们行动的依据。
        2.延伸副版绘本,激发深层思考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副版中有部分内容属于道理叙述,看似与主教材关系不深,然而恰好是孩子知识延展的通道,使孩子能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自主拓展的兴趣,理解新的知识。
以二上《团团圆圆过中秋》为例,副版教材是关于古人描写月亮的古诗,并配上了有趣的图画,主教材中其实只讲了中秋的来历和人们庆祝的方式,实则与古诗关系并不深刻,而编者将其纳入副教材中,是对中秋圆月的历史性补充,让孩子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古人对于月亮的描绘,感受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月亮的赞美和吟诵始终不减。
        3.续写副版教材,提升个性表达
在副版绘本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有些结局是开放式的,它们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有跳跃性度,可供孩子进行大胆的想象,这就留待孩子们进行想象与续写,孩子们个体化的差异也将为这些结尾带来不一样的表达,在此过程中,故事的意识已经悄然融入于学生的创造之中。
二上《欢欢喜喜过国庆》这一篇目中,主教材是告诉孩子国庆的来历以及庆祝的形式,而副教材则从反面的角度让学生判断行为的正误,通过“能用人民币做工艺品?”、“国庆能随地乱扔?”等论题,让孩子进行思辨,进行思维的持续性碰击。
        结束语
阅读一本优秀的绘本就像是在美术馆参观一样得到莫大的享受。孩子们在内涵深刻的图文中,趣味性地进行了“二度学习与创造”,拥有了鲜活的乐趣与兴味,这不仅是《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所需要的,也是孩子的生命成长中所不可缺失的。
        【参考文献】
1.张丹霞. 让课堂拥有鲜活的“儿童表情”[J]美学艺术,2018(8).
2.廖红. 深入研读教材,巧用副版绘本[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8(4).
3.张吉.巧用绘本故事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探究[J]成才之路,2018(3).
4.潘娜. 对话育人:小学德育创新实践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