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4期   作者:孙家坪
[导读] 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随我国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的今天,
        孙家坪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高坝洲镇初级中学 湖北 宜都 443318)
        摘要: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随我国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的今天,在当今的学校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意识也愈发的强烈,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也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教学要求。而初中阶段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关键,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期,在初中教育中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熟练的信息技术技能,这对学生的日后发展和成长来说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为此,本文将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为依据,着重探讨了在互联网视角下,改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有效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存在差异
        因为学生的家庭条件和家庭环境不同,有的学生从小便接触了计算机,在耳濡目染中便会形成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而有的学生只有在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才有机会接触计算机,甚至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在学校中并没有设置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并且由于当今的学校教育多半都采用的是大班制的教学制度,教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兼顾到每个学生,这是影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偏差
        虽然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已经逐渐深入到初中教育体系当中,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对教师的影响颇为深远,导致现阶段仍有许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正式的授课过程中仍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形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性需求。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在这种教学形式的影响下消磨殆尽,从而严重影响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二、在互联网视角下开展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
(一)重视信息技术首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了解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夯实基础。因此,在初中阶段所开展的信息技术第一节课至关重要,但由于信息技术的首课内容大部分都是基础的理论知识,如若教师仍使用以往教师单方面灌输式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初次印象便会极差,从而严重影响了后期的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所以,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若想在互联网视角下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就必须灵活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合理的创新教学形式,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后期的教学活动提供坚实的保障。


        例如,在为七年级学生讲解“认识信息技术”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利用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生活中常见事物为教学导入点,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核心内容。首先,教师在课程开展前向学生提出“你认为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属于信息?”等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的讨论和回答;其次,再让学生通过生活例子总结出信息技术不可触摸、形式多样、传播快捷的特点,并让学生举出在生活中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例子,如微信付款、手机出行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最后,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充分激发后,教师再导入教学内容,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全面的掌握和认识信息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速度快,更新频率快的学科,比起其他文化学科,信息技术更加关注与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教育部门在编创教材时,为了保证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其更新速度和频率要远远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能将教学眼光局限在教材中,而是要积极挖掘互联网的优势,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制作逐帧动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针对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播放《一人之下》、《罗小黑战记》、《刺客伍六七》等优秀的动画作品,调动学生参与制作动画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投入到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去。或者,教师还可在教学“编辑处理图像”这一张内容时,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图像素材,可以是卡通动画、明星图像、风景图画等,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素材制作电子相册。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从而有效的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总结: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所开展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学公平。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会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及时的响应与落实现阶段的教学理念,主动实践和创新教学形式,强化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雄."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优化策略[J].学周刊,2020,(20):64-6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0.031.
[2]梁治国.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国际援助,2020,(4):121-122. DOI:10.12268/j.issn.2095-7181.2020.04.074.
[3]侯冬梅.探究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9):82,97.
[4]雷艳."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初探[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20,(8):42-43.
[5]王盼盼.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式教学的应用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9,(82):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