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广宇
(南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 530001)
摘要:康有为大同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未来的构想,长期以来人们对康有为的研究集中在对《大同书》的研究,忽视了他大同思想的形成过程,由此很难对其大同思想做出科学的评价。为此,文章在阐述康有为大同思想产生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从人无私产,经济公有;人人平等,政治民主;无家无国,社会和谐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康有为所描绘的大同世界,并分析康有为大同思想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康有为;大同思想;影响
引言
康有为是中国清朝末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是维新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并组织编写了《大同书》,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中国文化思想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同书》是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献资料,其中所体现的大同思想是康有为思想体系最具特色的组成内容。康有为大同思想的产生拥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且和他个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等存在密切的关联。为了能够更好的深入理解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基本内容,文章现就康有为大同思想形成的具体内容、形成过程、发展等进行探究。
一、大同思想和《大同书》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加剧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时候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加剧,特别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朝政府部门在日本的逼迫下签订了《马关条约》,这一不平等条款的签订加剧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也激发了列强进一步瓜分中国的野心和欲望。面对强烈的民族危机,清朝政府通知也变得岌岌可危,社会危机加剧,人们的生活十分困苦,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思想来摆脱残酷社会对自己的侵害。
(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是在西方先进文化影响下产生的, 伴随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开始认同思想的思想,也逐渐接受了近代的思想政治理念。明治维新后中国社会的政治化发展和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大同书》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政治论著,集中体现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民主思想的认识。
(三)中国人民的独立自强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开始积极探索一种能够拯救国家的道路。在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开展了明治维新改革,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将中国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四)康有为的个人经历
在戊戌变法之后康有为到访日本、印度、美国、意大利等世界上先进的国家学习,他在游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也不理想,现实国家的封建社会更是破败不堪,由此促使他产生了构建美好社会的想法。
二、康有为的大同社会
(一)人无私产,经济公有
康有为心中所构建的理想的世界是一个以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结合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文明水平高度发达的社会。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康有为思想在经济层面的体现,他在列举封建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公有制社会的思想,即私有制的经济发展会使得社会财富和生产资料都被资本家和地主掌控,农民一贫如洗,加上无政府状态的生产机制会使得社会资源大范围被浪费。
基于以上的矛盾冲突问题康有为提出只有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即公政府对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类物品进行综合统计,使得总体上的统计总量超过人们的实际总需求。公政府还会根据各地区的实际生产情况来制定生产计划,生产出来的农业产品、工业产品在满足当地所需之外由公政府部门统一调配。
对于社会公共资产实施按需分配和按劳分配结合的分配方式,一方面,人们需要将自己平时生活所需要的食品和用品列表交给商店,商店安排人送货。另外一个方面,每个人都需要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在社会范围内实施工资制,按照人们对社会发展创造出来的贡献来为其提供奖励。
在大同的世界中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们能够吃到更高质量的食品,应用更加先进的器具,使用更加便利的交通工具。发达的物质文明和政府部门为人们所提供的各个保障使得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来追求精神享受。
(二)人人平等,政治民主
康有为人们设计出了一个没有国界的大同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民主、和平和平等。在康有为为光绪帝进言的作品中他更是将民主化的思想细化到世界国家的纲领文件中,即强调所有议员工都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政府部门法律条文的制定也需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原则。真正意义上民主的实现以平等作为基础,康有为大同思想下的平等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人民都是世界公民的身份,奴隶制和奴隶身份被废除,以往的主人和奴婢的界限也被解除。在太平的世界中人们之间没有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区别,人们之间也享有一种平等的政治权利。公政府中只有议员的存在,没有统领,也没有君主。另外一个层面是男女之间的平等。康有为在表现这个观点时候专门论著了一部作品,他提出妇女在这个社会上遭受的苦难是十分深刻的, 他对于妇女也表现出了深切的同情。康有为提出同样都是人作为基本形体,但是妇女这类群体不仅没有和男子一样的权利,而且还需要遭受蒙面、束腰的迫害,但是从古至今的仁人志士却没有为妇女的这种境遇打抱不平,更是没有采取措施来挽救她们。康有为强烈抨击了大男子主义对妇女的这种蔑视,也批判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害。康有为指出从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不管是饮食、器皿、服装、居住的场所,还是文字、数字、音乐、美术等都离不开妇女的智慧支持,但是不管她们的能力和品德多么的出众,妇女也仅仅是男性的附属品,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存在的价值。康有为还制定出了一套让妇女平等、独立发展的权利,主张赋予妇女更多的教育权、自主权、参政议政的权利。康有为的这些思想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现代来看都是十分大胆的。
(三)无家无国,社会和谐
在大同的世界中最高的统治机构是公政府,各个国家都是由政府部门统一管理的,没有国家的区分。在公政府的管理下地球被划分为多个行政单位,也由此设立了一个个小的政府,小政府下设置了各个管理事务机构,根据地理条件来为其职能进行划分。 在每一个行政单元中最小的单元是个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康有为认为社会上存在家庭,人们就会愿意亲近自己的家人,而对不是家庭成员之外的人就会表现得十分漠视。
对于一个人伦关系比较鲜明的国家一个家庭中会包含十几口或者几十口的人,负责养家糊口的人不会卸掉自己养家的责任,在一系列的行动中他们往往又很难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养活整个家庭。在家庭内部由于人际关系十分复杂,在处理家庭矛盾纠纷的时候有时候会产生一些矛盾。在康有为的视角中家庭的存在会让人感受到比较多的困苦。由此,康有为设想出了一个公政府,在这个政府中设立了各个类型的养老院,在这个环境中九院替代了家庭在其中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简单,社会发展也更加自然。完整的公养体系能够有效保障人们的物质生活,机械化的生产则是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闲散时间,人们可以将这些时间用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在大同社会环境下,社会范围内公民的思想道德和品质都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加上彼此之间没有复杂的关系影响最终会形成一种天下太平、社会和谐的发展效果。
三、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一)注重传播社会主义思想
大同思想对国人思想的引导以及在中国范围内的传播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康有为的《大同书》在唤醒国人思想和启蒙国人的思想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实际操作层面的影响来看,《大同书》还为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支持。其中,康有为《大同书》在创作的时候充分吸收和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并在传递大同思想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大同思想的独有认识,
(二)加强对和谐思想的完善和发扬
《大同书》产生于中国内忧外患的时代,这类思想在产生的时候使得整个国家处于变革时期。当前,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有一些思想理念是对康有为大同思想的继承、深化和创新。通过对康有为大同思想的深入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支持。
《大同书》中的思想和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都存在关联,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其中的公平、创新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理念。不仅如此,在全面小康社会打造的过程中还可以从《大同书》中借鉴一些思想,比如在小康社会打造的过程中要深刻了解人们所处社会的背景,将人本化的思想理念贯彻落实,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思想理念,并将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发展的重要关键,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三)积极强化素质教育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为人们构造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浪漫色彩的思想体系,他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大同世界的理想色彩上的,具备鲜明的乌托邦色彩。康有为的素质教育思想体现出了人本主义色彩,具有很强的的人口学意义和教育学意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比较多的国家,在经济发展速度慢、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基本上中国支撑了五分之一的世界教育人口。中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实践化、民族化、本土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大同思想中的教育思想对现阶段素质教育发展会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
(四)选择一种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对于现阶段全球结构体系的打造价值观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世界的本质竞争会落实到价值观的竞争上,世界范围内的冲突本质上都是思想价值观的冲突。关于文明的冲突这样的说辞在本质上是西方思想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价值思想观念并不是西方思想观念所波及的范围。
康有为的思想对我国后来的政治思想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曾经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但是他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道路,他认为只有通过民族主义革命,并在革命中打造独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消灭阶级,实现人类大同的理想,将小康从经济层面的概念拓展到社会层面的概念。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也是批判的继承了康有为的大同思想,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邓小平在1979年的时候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奋斗小康的发展目标,也在新时期阐述了小康社会的内涵和基本发展规划,并将小康社会的建立提升到国家日程。小康历史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这个时期小康是作为社会一种末班存在。古代的小康社会虽然和现代的小康社会拥有同样的名称,但是它们之前存在明显的差别,前者是一种私天下的阶级社会,后者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心态。前者强调礼这种社会形态,后者追求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由此可以发现,小康社会思想是小康和大同思想结合起来深入发展的体现。
在康有为提倡的大同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平等,在公政府中议员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公民之间会平等的享受社会范围内各类资源。所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平等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平均主义,人们会根据对社会贡献的不同来获得不同的荣誉。在大同社会中人和人之间没有亲疏远近的区别,整个世界是和谐的社会。康有为这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思想对于当下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种进步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和借鉴了这些先进的思想理念,并在其中融入了时代发展的内容,使得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更加具备时代发展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对人类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康有为也是自觉承担时代发展的个思想家。在未来,为了能够更好的弘扬和发展康有为的大同思想,需要相关人员能够积极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大同思想和时代发展需要结合在一起,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靳. 浅析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与世界化[J]. 黑龙江史志, 2010(21):228-229.
[2]王昭颖, 崔宇. 浅析康有为的大同思想[J]. 法制与社会, 2020, 000(002):239-241.
[3]胡良琼. 康有为"社会大同思想"的哲学分析[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 2000(03):13-17.
[4]司永慧. 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哲学浅析[J]. 消费导刊, 2018, 000(001):77.
[5]胡容. 康有为"大同思想"的中国特色[J]. 文教资料, 2008.
[6]冉建军. 高中历史中康有为思想浅析[J]. 新一代(下半月), 2017, 000(006):84.
[7]胡容. 康有为"大同思想"的中国特色[J]. 文教资料, 2008(20):73-75.